读完迟子建老师的这本《额尔古纳河右岸》,我对那片神奇而遥远,陌生又离奇的土地充满了想象。
这本书讲述的是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人们的生活,他们的祖先来自于贝加尔湖,一直迁徙不停地迁徙,直到大兴安岭的深处。
大兴安岭住着的人,有着自己的理解,有着自己关于生活的美感。
他们养的驯鹿,一种充满灵性和神性的动物,长着巨大的鹿角,驯鹿逐苔藓而栖,它吃的东西是苔藓不是普通的草,像我们说的仙女要喝露水一样,我特别喜欢。
在这本书里,我能感受到他们的那种遥远的神秘的充满野性的美。
书本里描述了他们在山里面的生活环境,他们在夜晚星空下架起篝火,人们吃肉喝酒聊天到深夜,感受着那些大兴安岭山谷里吹过的风,在穿过枝头发出轻轻的呜声,还有那些宽阔的平静的漫漫奔流的大河。
人们爱憎分明,表达爱很直接,表达恨也很直接。
书里面宽阔平静的奔涌着的河流,河边静静饮水的野兽,以及河流边起飞的不知名的小鸟;在深秋的时候,大兴安岭遍山的红叶;深冬时节皑皑白雪,读到这些,会让我们的内心无比平静。
这本书向我们揭开了那个遥远而陌生的民族,他们生活中有自己的理解和美感。他们有自己遵从的法则,他们与大自然和睦的相处,他们并不急躁,他们欣赏着自己所独有的美。
书本身给人的美感,可以通过每一个人的眼睛去看到,通过每一个人大脑去想象。
比如月光下穿着的精致的衣服起舞的萨满;比如说那些逐苔藓而栖的驯鹿,;比如说他们在天亮时男人带着孩子去打猎;比如说女人在家里作着食物。
同时本书也反映了现代文明对游牧文明的冲突,描写了后者的无奈消逝,透露着一股沧凉、悲伤、遗憾。
书本身没有高低,人的阅读理解和想象能力有高低,有的人看完后只记住了画面,有的人从这本书里感受到喜悦,有的人从这本书里看到别人的生活习俗,,有的人可以从这本书里感受到对于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尊重,有的人在书里看到了远方,有的人在书里看到了家乡,这就是区别。
本书文笔温和,哪怕是对死亡的描述,有沉痛,但不沉沦。
读完这本书,第一个它给了我一种美的启示,美是让人感到愉悦的东西。第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启示;第三它给了我一个用更大的视角和更加尊重的心态去欣赏去赞美去理解去感受每一个民族自身文化和生活习惯背后的美。还有敬畏和忧伤,尤其是萨满,每次救一个孩子就要死掉自己的一个孩子。
书本身没有高低,人的阅读理解和想象能力有高低,有的人看完后只记住了画面,有的人从这本书里感受到喜悦,有的人从这本书里看到别人的生活习俗,,有的人可以从这本书里感受到对于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尊重,有的人在书里看到了远方,有的人在书里看到了家乡,这就是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