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做选择,甚至是抉择。而做出正确的选择或抉择对我们至关重要,那么,我们用什么来做出选择或抉择呢?
诚!
先来看个很有意思的“囚徒困境”:a、b两个囚徒,a坦白b抵赖,b判10年,a判1年;若两人均坦白则各判5年;若两人均抵赖则都判2年。a、b面临抉择。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2年。
但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进行选择。这两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盘算过程:假如他招了,我不招,得坐10年牢狱,招了才5年,所以招了划算;假如我招了,他也招,得坐5年,他要是不招,我就只坐1年,而他会坐10年牢,也是招了划算。
综合以上几种情况考虑,不管他招不招,对我而言都是招了划算。两个人都会动这样的脑筋,最终,两个人都选择了招,结果都被判5年刑期。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被判2年刑)就不会出现。这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它实际上告诉我们的是“纳什均衡”:每个博弈参与人都确信,在给定其他参与人战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优战略以回应对手的战略。
也就是说,所有人的战略都是最优的。我们很容易就注意到,无论是囚徒困境还是纳什均衡,双方都没有站在“诚”的基石上考虑问题。抛掉法律和道德观念,囚徒困境中,倘若两个人都以“诚”为出发点,相信自己做出“沉默”的判断是正确的,相信对方也会做出这样的判断,那最终的结果必是皆大欢喜的。两人之所以得不到这样皆大欢喜的结果,就是没有“诚意”。没有“诚意”的人常会把别人想得毫无诚意,当他们以这种思维去试探别人的诚意时,得到的结果必如他所料。
有这样一个故事: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要找个接班人,在众多候选者中,芬森选中年轻的哈里医生。但芬森担心这个年轻人不能在枯燥的医学研究中坚守到底。这个担忧被其助理得知,于是提出建议:让芬森的一个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他是否会动心。芬森拒绝了乔治的建议。他说:“千万别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别人的诚意。哈里贫民出身,怎么会不对金钱有所渴望?如果我们一定要设置难题考验他,一方面要给他一个轻松的高薪工作,另一方面希望他选择拒绝,这就要求他必须是一个圣人……
”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
若干年后,哈里成为丹麦著名的医学家,当他听说了芬森当年拒绝考验自己人性的事,老泪纵横:“假如当年恩师用巨大的利益做诱饵,来评估我的诚意,我肯定会掉进那个陷阱。因为当时我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而我的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如果真的那样,就没有现在的我了……”
芬森的选择是对的,不相信别人的诚意、考验别人的诚意本身就证明你是没有诚意的人。曾有人问王阳明:“人事复杂,世间狡诈。我若以良知待人接物,别人若无良知,我岂不吃亏?”王阳明回答:“你这样一想,其实就是良知被遮蔽了。别管别人如何,先管好自己。只要自己诚意,就必然会得到别人的诚意,这就是感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