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下午,上完实验课,搞完卫生,已是夕阳上映。
拖着疲惫身体,迈着艰难脚步,走到宿舍的我,意外惊奇的发现:漆黑的宿舍没有一人,但门却微微开着。
或是心有不甘带着某种希望吧,我不停地打量着屋子,每个床位,然而,事实是真的没有人,有的只是黑暗中独剩我一人的落寞。
于是,收拾好早上洗的床单,衣服,再打理打理自己,好像也就那么回事了。
不一会儿,听到屋外熟悉的声音,那一刻,却也不觉得有多开心。
室友回来了。两人一人一手的购物袋,有说有笑的,进门时还不忘说一句:“这是有人回来了?”
“宿舍就你一人啊?吃饭了吗?”,面对室友的关心我只是礼貌地回答着,仅此而已,甚至也不觉得这是种关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或许是日积月累的演变吧,我一直对这种关心,很是厌恶。它似乎在跟我说,你真的好可怜啊,你怎么就一个人待着啊!后来我发现,只要我是一个人时,她们的这种关心便会格外泛滥。其中缘由,我无从知晓。事实上,绝大多数时,我并不是一个人。
于是,我从书架上拿出三四本课外书籍,大门一迈,十分潇洒地直奔图书馆。
说这些并不是对室友有任何偏见,日常和她们快乐地玩耍,谈论某个明星八卦,这些都会让我开心,也喜欢和她们一块玩的时候,但若是长时间如此,我就会不舒服了。
比起和她们在一起纯粹玩耍的快乐,我更需要自己的单独空间,提升自己,挖掘自己。
这点人生追求若是平衡不了,那我会果断选择不合群!
02
在网上有许多关于“合群与否的话题”,但广泛看都指向一个观点,那就是主动不合群。
我有个朋友,做人不算特别精,但至少一直是以一颗真心待人处事,很善良的那种女生。
室友生病,她能毫不犹豫地把刚买好的回家车票退了,顶着大热天,陪室友坐着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去市中心医院看病;
室友失恋,她能苦口婆心地说着那些平常很是鄙视的毒鸡汤,花费自己最为珍惜的时间陪着室友疯,玩,直到她不伤心为止。
这样看,似乎她也不会吃多大亏,但无奈,她终究还是逃不过被她曾赤诚相待过的室友隔离的命运。
那段日子,她失去了所有的朋友,生活似乎落下帷幕,只有黑暗,就只剩下一个我在她身边,陪伴左右。
那些曾经的感情,风风雨雨的经历,就像昨晚下的那场大雨,轰轰烈烈,雷声呼啸,但天一亮,一眼望去,好像从未发生过。
她跟我说,其实她一直不是个善于交际的人,以前也不在乎和别人的关系怎样,但进大学却觉得接下来的四年要一起度过,不能搞得太差。
于是,她去做了她认为的相处,合群,把自己拼命融入她们爱扯谈的明星八卦,包包衣服,口红眼影的圈子里。
可这真的让她很不舒服啊!
她后悔了。
这种感觉像是用尽全力去争取一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种无可奈何,竹篮打水的无力,当发现时,却是身处众矢之的。
因此,不要刻意去合群,毕竟那是你性格里本就排斥的东西。
03
说回我那两个室友。
之后我有深入地思考,为什么她们要故意放大别人的表面孤独。我最终发现,其实真正孤独的恰恰是她们自己。
其中一个室友,平日里都是大门不出,整天蜷缩在这个冬冷夏热的宿舍里,她的社交圈很窄,社交活动更是寥寥无几。
她无论是吃饭,还是做各种事,基本上不会一个人去。比如:买水果要一起,拿快递要一起,若是没人和她一起吃饭,她就可以不吃,缩在宿舍里打一天的游戏。
尤其是考试月的时候,只有她不去图书馆,一个人天天待在宿舍门窗紧闭,我也不知道她在干什么。
而另一个室友,恰恰相反。她和很多人都聊的来,无论是熟还是不熟的,总之只要能打照面,她就能聊出一大堆。
这在我高中时,有个朋友称之为,交际花。
每当傍晚宿舍热火朝天地闲谈着,她总是会和剩下的五人都聊个遍,我注意到了一点,她和别人聊天基本上都是两方交谈,绝对不会多出第三方。
每当大家集体讨论时,我很少发现她的声音。
而她的情绪表达也是特别夸张的那种。比如:开心时,嘴巴可以张得特别大,动作会让我觉得真的有些过头,是不是在表演?
慢慢发现,内心不孤独的人,从不会觉得某个人独处时觉得他是孤独的,反而会心生敬佩,反思和学习;
倒是那些内心真正坠入孤独深渊的人,才会觉得单着的人都像他一样孤独,又或者是想方设法地认为别人也在承受着他经历着的苦楚而窃笑着。
说到底,在于他尝过了那种孤独的涩涩滋味,却又不甘,试图进行心理报复,以换平衡。
04
人到底为什么会害怕孤独呢?
我曾在书上看到,上面说,人本身就是个群体动物。孤独一词也是根据这个缘由产生的。
可见,人类生来就是一种孤独的动物。但,却有害怕和享受之分。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就是一个典型的享受独处的人。他的人生,除了写作剩下的一件坚持多年的事就是跑步。
他对于跑步的感受是这样说的:
每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要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就行。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字里行间你都能感受到他对独处的那份渴求。
换言之,一个人需要独处才能够深入思考,专心作业,若是没有坚持多年跑步的习惯,估计他也写不出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更何况是极费体力的长篇小说呢。
一山不容二虎,你有见过成群结队的雄老虎吗?
独处也是这个道理。
真正害怕独处的人,往往是内心不够强大,没有置所有精力在一件原原本本的事情上,成功又谈何容易呢?
你说要考研,却害怕无人陪伴去图书馆;你说要早起跑步,却害怕没有合适的人跟你一起打卡。
在还没开始实施计划时,你已经做出了退步,迟疑。
可成功开始的第一步,你就必须做到拥抱独处,慢慢地你终会发现它给你带来的意外惊喜。
然后在某一天,能对着曾经那个不敢面对独处的自己,说上一句,现在独处的我,真的很舒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