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很想在2023元旦写篇小短文。
一年的终点,另一年的起点。时光流逝最好的鉴证,最鲜明的节点,本身自带足够的仪式感。顶多是在工作之外再熬两个小时,就算忙也总要写点啥。
我一直在心里盘算着。
结果却在2022年12月31日,遇了不想要的“仪式感”。
清早便接到妹妹电话,说如果挤得出时间就来载我回老家,伯父身体大不好。于是我那天放下了半日的事情。
正午12点不到,气温约零度,下着阴雨,很冷,非常冷。我们姐弟仨顺着窄窄的、高低不平的、房屋与房屋间曲里拐弯的小巷道,终于走进大哥的家。
见到了伯父,以最不情愿的方式。
铺盖放置在堂屋正中地板上,伯父躺在铺盖里。头朝着堂屋外面,脚朝着里面的供桌与天地。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原来农村的亲人在弥留之际需要这样的躺着。
大姐、姐夫、大哥、嫂子等人在附近的老宅忙着做中午饭,一大家子能赶的都赶到了,吃饭的人多。
三哥守着伯父,时不时用小勺滴几滴温开水到老人嘴里。我们依次叫他,当然应不了声了,我甚至不知道他是否有力气意识到我们的存在。也不确定他稍稍的将脸转向侧边一点点,是否在表示不要水,吞咽的动作勉强能看得出来。
⋯⋯
一个小时后,我们离开。
回家后开始与小伙伴们掰扯英语语法,直到晚九点多。关了灯,一个人在黑暗中,在暗红的电烤炉旁坐着。不想再做啥事,总会想到伯父的样子,心中并不是害怕,只是我不喜欢那种风俗,总觉地上终归太冷。
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
关键是自己心里也不确定,是希望老人家能多熬几天,还是希望他少熬几天少冷几天,又或许,他正渐渐不觉得天是冷的,渐渐不觉得三哥与大哥的脸是清晰的,又或者是因为冰冷的地面离九泉更近一些,所以人要躺在地上?
我孤陋,只在《郑伯克段于鄢》里读到过郑庄公与母亲曾在黄泉相见过,还唱了大隧之中其乐融融,大隧之外其乐泄泄。
可那毕竟是人为制造的黄泉之晤!
就那样在暗夜里坐着,想着,然后看着大玻璃窗外的天幕中,渐渐有烟花升起、绽放、绚丽、消失;烟花越来越多,越来越越璀璨,一阵高潮后,又稀疏起来。
哦,那是已经跨年了吧。我收拾起身,提着电烤炉到卧室睡觉。在这个冬天,喜欢窝冬的我,第一次觉得天太冷,尽管那天是元旦,尽管那天有烟花,却只觉烟花易冷。
第二天,就是元旦的上午,我抽空打电话给老妈。得知伯父已在元旦凌晨五点钟左右离开了。
老爸去帮忙,大家商定要在二号火化,然后等着开春允许待客办事的时候再入土。这个冬天,殡仪馆太过忙碌,羽化之事宜从速。
元旦,就这样来了又走了。
接近二十天,我没写一个字。或许真的是太忙了。
今天(1月18日)下午五点多,我的任务完结了一个阶段,算有点时间。翻看微信,却看到大白闺蜜发了一段委婉而克制的告别文字。她的一位长者在经历十多天的各种抢救之后,还是离开了。今天的确又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
⋯⋯
随后,听从老妈的安排,与大佬俵一起去弟弟家吃饭。老爸和她今早进城来,熬了鸡汤,下午刚好可以全家一起吃饭。天太冷,饭菜都被端到客厅里面,开着电烤炉一边吃喝一边热菜。
之后,我和大佬俵步行回自己家。已是年关,小镇上有孩童在放爆竹,远处近处都有人在放烟花。小的烟花尖声呼啸、冲进冷风、迅速匿迹。大的则暗爆一声,高升上天,小幅爆开、之后绽放,然后耀眼灿烂,然后消逝在夜幕。
今天阴冷,夜空中看不到星。
但倘若这世上的每一个人,真会变成天上的一颗星。那么这个冬天的烟花,有好些好些,一定是为了给离开的人鸣笛开道,而特意高飞的吧?
烟花易冷,人事易分,与其盼累世情深,不如珍惜当下今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