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这一年的校运会,原本我是想和之前一样,报1500米,或者转回800米,但是在训练时我惊讶的发现,由于自己长期没有教练指导,而且上了大学以后的年龄,已经不在像初高中那样新陈代谢较快,因此,我无法在短时间内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成绩提高。
大一时是因为还有高中的基础,上了大二以后日常时间更忙,我只能挤出一点点时间给自己训练,日常的作息也没有初高中规律,因此训练时总有些力不从心。我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花跟以前一样的时间,就能得到一样的效果,而现实恰恰相反。在体测时,我的800米成绩就去到3分20,这是以前的我即使放半圈水都不可能的。眼看校运会临近,我依然在犹豫纠结我的1500米,也依然在天真的觉得自己还是跑第一名。
校运会那天,我非常紧张,那种紧张感让我的身体相当疲劳,是从前从未有过的状态,而且当天我对比赛有一种生厌的情绪:我特别不想跑,也许是因为怕别人看到我输的样子。
终于我还是站上了跑道,鸣枪的一刻,我内心已经放弃,我并没有冲到第一梯队,而是在中间以一个很慢的节奏在跑,内心一直在放弃放弃。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03640/2c74bff4dc7f4002.jpeg)
其实通过照片也可以看到,自己这一年的训练并没有到位,步伐并没有迈开,而且最重要的是心态上没有进入比赛状态,既畏手畏脚,又心高气傲,最终整场比赛跑得相当乏力,每一步都迈得很沉重。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此之前我从未遇过,从前我是老师眼中的佼佼者,有相当多的体育天赋,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天赋型选手,天赋大于努力,也一直觉得自己即使减少了训练的时间,也可以靠天赋弥补。但这次的比赛让我深刻意识到我必须要转变,不然我可能再也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更别提想要比以前更快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03640/e30838b2dd891d65.jpeg)
最后的结果是第七名,成绩是6分41,这也是从来没有跑过的。我很迷茫,也很慌张,我有点不想继续奔跑了,也在想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行了。我的好朋友,从高中以来都很支持我,看着我比赛,每次还给我拍照,为我喝彩,他说:“真的没想到你这次说跑不动了是真的。”其实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失望吧,好像原本可以做到,但自己首先放弃了。
我是个好强的人,要就要做最好,拿就要拿第一,所以我从来不敢想,在校运会的赛场上,我会是第七名,我很希望成为众人的焦点,但可惜这次没有做到。过后我联系了以前教导过我的老师们,他们并没有说太多的话语,只是简单地跟我说,因为你如今的体能不像以前,也不能奢求跟从前一样,而且老师还说,其实你跟他们都不一样的,你是真的热爱的。
我曾经很疑惑老师为何不在训练方面多指导我一些,如今渐渐想通,其实是因为我不是走这个专业,确实没有必要过多的纠结名次和成绩,更重要的是我是否还像以前一般热爱它,即使真的跑不动了,如果是的话,那完全可以自己钻研,继续尝试继续奔跑。
"你跟他们不一样",是啊,我为何要把自己束缚在冠军的牢笼里,强硬地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呢?我应该去感受它,热爱它,然后再去奋斗,而不是依据奋斗的结果和计算着自己的天赋来索取更多。
这是我人生中长跑之路的低谷,但也是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巅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