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在教中文
华裔班中文教学反思笔记(一)

华裔班中文教学反思笔记(一)

作者: No_More_Coffee | 来源:发表于2017-01-03 12:23 被阅读182次

    2016年秋季学期,我一如既往负责华裔班的中文教学。这其中,我教授一个中级水平的华裔班,此外,还负责整个华裔班的管理,包括两个初级水平的华裔班,授课老师都是王晶晶老师,另外还有连佳妮老师教授的一个中级水平的华裔班。

    在今年八月去北京参加的一次会议上,在做报告的印京华老师当时说道:“华裔班的教学不属于对外汉语教学。”印老师当时可能有他的一些理由把华裔班的中文教学剔除在对外汉语教学之外,我在伤心之余,更多的是反思。当时很想找他聊聊,但无奈没有找到机会。

    一直想为华裔班的中文教学做点踏踏实实、实实在在的事情,但是这一切的一切,我还是从分析和反思我们目前的处境说开去吧。在经过这几个学期的教学,我的确比之前更加有话要说。

    1.年轻的教学小组

    我们现在的“华裔班教学小组“也只有包括我在内的三位老师。王晶晶老师教授初级华裔班也才只有三四个学期,连佳妮老师是今年暑假刚刚开始教,我呢,时间稍长一点,但是接触这样的课从零开始到现在也不过五个学期。跟我们中文项目的发展或者说跟其他从初级到高级的中文课相比,我们还只是在起步阶段。

    2.可资借鉴的资源较少

    目前在一般的中文项目中,很少是专门开出单独的华裔班的。在美国的一些中文课里华裔班单独开班的也是有的,但是也并不多见。跟纽约那边的负责华裔班教学的老师的沟通也至今没有建立起来。

    从课程的规划到备课、教学材料的准备再到真正的课堂教学,我们一直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在摸索着。并没有像别的课,有较为成熟的教材、考试体系和教学方法。因此有时候,我们会有点“心虚”:我这么教行不行?我这么教是否是科学的?……

    带着这样的心虚前进,有的时候我们的教学是没有什么底气的,我们不知道这样教是否是对学生最好的,是否能真正提高他们的中文水平。

    3.对学生的分析和了解不够

    学生的来源复杂,分班考试很多时候很难给予最适合的分配。在好几个学期之前,我就注意到,我们华裔班的学生生源非常复杂:从家庭方面来看,有的是说粤语的、有的是说北京话的、有的是说上海话的、也有一部分是三代移民,家里都是全英语的,甚至有混血背景的,中文发音和基本的语法都是有问题的。从书写习惯来说,有的写简体字、有的写繁体字、有的都不会写、有的连拼音都不会。从学习中文的经历来说,有的是自小在中国出生甚至在中国念到小学的,有的是自小在国外出生,从来没学过中文的,更多的是那种小时候被父母逼着送到中文学校学过几年中文的。

    这些学生被分到同一个班,如果说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水平,有时候对老师来说是挺困难的。而对于那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又感到压力特别大。有一个混血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你知道吗?我比他们学习的时间多好几倍,还是赶不上他们。”而其实这样的学生,在一开始placement test的时候,就应该被分到非华裔班更合适。有一年的学生在最后的Evaluation中写道: “不能仅仅因为我是华裔背景的学生,就把我分到这个班,事实上我说的中文还比不上一些美国学生流利呢!”

    所以,我们有时候也有些困惑:到底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被分到华裔班呢?我们目前的标准可能是:a.是否有华裔背景;b.读写汉字的能力。然而按照这两个标准,我们其实还是有很多的问题:

    1)我们的标准的维度是否还要增加?例如,口语听说能力:有些华裔的口语水平并不好,甚至基本的表达也是有各种语法错误的,这样的学生是否更适合去上非华裔班。同样,也有一些华裔的口语水平好到“令人发指”,他是否可以去高级班呢?如果仅仅因为他的汉字不行,就让他在华裔班待着,有时候给同班的其他学生造成的压力非常大。所以,如果一个华裔学生口语听说不错,那要好到什么程度的听说能力才更适合在华裔班?有无一个比较客观的标准呢?现在的placement test是一个比较general的针对所有学生的。因此很难对华裔学生做一个区分。

    2)原有的两个标准是否还需要更加细化?例如,第一个标准:是否有华裔背景。正如我在前面提到过的,单说“华裔背景”这个其实是非常笼统的。再比如说第二个标准是:汉字读写的能力。这个我们的标准其实也不细致。现在我们更多的是按照感觉在走:基本汉字不会写的放在初级华裔班,会写一点的放在中级华裔班,会写稍微复杂一点的送到高级班去。我们是否可以有一个更科学的汉字大纲可以在placement的时候去用,比如HSK的汉字大纲,或者是基于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里的汉字等等。

    4.教材和教学未能形成体系

    首先,从教材方面来看,目前我们初级和中级使用的并非同一套教材。这其实对整个教学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最大的障碍和挑战。学过初级班的学生到了中级班,他会发现自己的词汇量并不能有一个螺旋上升的提高,更不用说有些语言点他们在初级班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我们常常说:『教材是死的,老师教的是活的』,但是如果现在的情况是,如果想要建立比较完整的华裔班的教学体系,将两个水平的教学和内容能够做到更好的衔接,我认为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可能目前我们的教材必须要跟纽约那边保持一致,但是在不久的将来,是否能打破这样的束缚呢?大范围的也许不可以,如果仅仅是华裔班的教学呢?我的理由是:其他课程可能要确保学生在不同的Sites之间转换的时候,不改变教材,因为IC是一个完整的系列教材。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华裔班的教材,初级和中级本来使用的就不是同一套教材,那么,从纽约来的学生如果他在纽约学过了初级,他如果不来上海,在纽约他本来就是要用不一样的教材,那跟来了上海用另外一套教材并无多大区别。反之亦然。这是为什么我觉得我们这边的华裔班换教材是是切实可行的。

    其次,从教学方法来看,依据我的观察,我们的华裔班的老师教法不一,虽然说教学方法应该尽量多元化,但是我认为针对华裔班,应当有体现特色的华裔班教学的核心教学方法,而我目前并未看到。我相信这也是我们在这个学期以及将来的几个学期中想要努力探索的重中之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裔班中文教学反思笔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bj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