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遇三四网友,闲聊八卦购物等之后谈论起了“记账”这件小事,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归纳起来基本有两种记账方式:
一收入法:每个月强制存一笔钱,作为储蓄;再划一部分钱,作为这个月的固定生活费;然后每个月关注自己的固定储蓄账户,若不断减少,说明你花的太厉害了,若不断增加,说明作为年轻人的你还是很量入为出的。
二支出法:每花一笔记一笔账,小到几角几分,只要花出去就记上,按会计上来说就是收付实现制。每个月的工作收入和花费作比较,即可得出月收支情况。
小马觉得以上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第一种是切好了几块蛋糕,至于怎么吃,吃出什么味道就看你自己的本事;第二种是制作蛋糕的过程中了解每一种成份,多一分少一分都觉得会影响口感。
但此时,基于第一种记账方式的网友跳出来说了一句:如果第二种方法记账,对她来说太累,她可能会疯,对她来说时间成本太高!
然后第二种记账方式的网友悄悄私信跟我说:她现在每天少刷两次手机的时间完全可以覆盖甚至大大多于一天需要记账的时间,谈不上时间成本这么夸张。
小马一开始觉得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是突然被提到了“时间成本”这个概念,心中却咯噔一下,觉得这个事情有点不是滋味。小马自认为也是金融行业,每天干的活虽然很杂很碎,但是也离不开成本和利润。不论在学校还是社会,时间成本——一直是被嚼碎了翻来覆去的说,出现在励志文章中,出现在职场文章中,更甚的出现在时间管理的文章中。
本来觉得对时间成本还是略知一二的我,忍不住百度了一下,以下摘抄百度百科:时间成本准确地说,叫“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产差额。众所周知,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即使不存在通货膨胀,等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也不相等,今天的1元和将来的1元不等值,前者要比后者的经济价值大。资金在使用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即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通俗的来说,第一位网友想要表达的是:我们应该在单位时间内换取更加有价值的东西,把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第二种记账方式太浪费我时间了!第二位想要表达的是:我们把第二种记账所需的时间省下来,也是会通过玩手机给浪费的。
小马觉得时间成本本身说的价值体系是对的,是可取的,但是对混迹于社会的大多数的我们来说,是不是真的有点高啊?我们没有比尔盖茨或者马爸爸等各位爸爸的能力,在嘀嗒一秒内来去几亿,平凡的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不是:首先不要浪费时间?
小马这些年来每年给自己制定不同的宏伟计划,要考取xxxx证书,要坚持去学英语,要坚持锻炼,要去搞个副业等等,但这些发光的宏伟的计划和目标基本夭折惨烈。我静静思考了很久:这些计划并不是不可执行的,要是换作还是学生的自己或许是可以完成的,重点是自己的自控力随着安逸的出现,诱惑的到来,岁月的增加逐渐丧失。人本来就是动物,有着向往安逸、趋利避害的属性,这是一种本能。所以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些目标太宏大了,要清醒清晰的认清自己。在接下来的一年,我试着把目标和计划定的十分平易近人,比如一个月减肥2斤,坚持运动3-4个月,不节食,这样好像也能成功掉下来6斤(这段话好像有点跑题)
我认为社会中的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为什么现在低头族这么多,为什么某款手游大火可以让人欲罢不能,为什么可以整晚整晚泡剧,为什么一到休息天可以睡到中午,这些大把的平凡的烂多的现象出现在我们身边,难道这不是时间成本吗?面对“时间成本”这四个字,我更想说请先不要浪费时间。
ps:我也是用第二种方式记账的,一方面也许是出于自己专业或者行业的缘故,喜欢分析这些数据,通过数字能告诉我们很多,更何况这是分析自己行为的数据,觉得蛮有意思的,现在除了总账本下面还有子账本;另一方面,自己消费能刷信用卡就刷信用卡,还会根据账单日分不同的卡刷,还款又会在下个月不同的日子,所以如果不这样记账,怕自己会搞混,至于为什么能刷信用卡就刷信用卡,也是因为“货币的时间价值”,哈哈哈。
今晚是自己小小的有感而发,更重要的是,写下自己的一些想法也是我平易近人的计划中一项,算迈出第一步吧。
文中表达仅自己的一点想法,多多交流,不喜勿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