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希望能给与你更多的帮助!

一、认识孩子不是空罐子、白纸、玩具、麻烦、上帝,而是一颗种子,有感觉,有思想,有感情,需要敬畏。
二、关键期
1、0-1岁建立安全感
2、0-2岁 敏感期
1)视觉训练:要有缓慢移动的物体;要有带有轻微响声的物体;颜色不要过于杂乱;
2)口的敏感:表现吃手、啃东西。提供啃咬物。
3)手的敏感:表现抓捏物体。提供探索物品,收起危险品
4)腿的敏感:表现喜欢踩不平的地方。提供自由,保护安全
5)1-2岁表现探索周围的环境,开始发展语言。提供适合的材料
3、2-3岁执拗期:表现探索事和物的关系,完美主义。应该给予平静的同情,做好引领工作
4、3-4岁探索他人关系:表现交朋友,为友谊使用智慧,培养社会能力。帮助孩子进入群体:
1)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多因素的环境让孩子选择
2)孩子发脾气时,大人不随之发脾气
3)孩子在情感发展过程中会有不良情绪
4)孩子被朋友抛弃时,应该同情他的痛苦
5)干涉群体欺负
5、4-5岁探索他人心智:这时孩子会对他人的互动产生想法并加以想象,会有谎言的出现,这时应该帮助他们了解真实情况,并尊重孩子的人格
6、5-7岁探索文化:表现对符号感兴趣,热爱学习和钻研这时不要逼迫和过于给孩子灌注知识。
三、选择幼儿园要考虑什么?
1、孩子的个体特征:如性格、能力、发展需要
2、家庭情况:如经济条件、出行距离、家庭成员的意向
3、幼儿园指标
1)尊重儿童自然发展轨迹
2)有一个能创造性的使用教育理念的领头人
3)教育目标建立在帮助孩子发展上
4)人员素养提升朝向所定的教育目标
5)教师必须对自我提升感兴趣
6)有适合儿童工作发展的硬件条件
7)非常注重营养卫生
8)有很好的安全保障
四、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
1、入院前准备
1)父母不要焦虑
2)祖辈会有被遗弃感,帮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3)帮助孩子解决内心焦虑,给孩子讲幼儿园的故事,做初步体验幼儿园的游戏
2、入院后
1)陪园时平静耐心,不干涉孩子
2)配合老师工作
3)理解孩子的每一个行为
4)学会倾听
5)引发孩子的工作乐趣
6)引导孩子发现朋友和老师
五、教育的误区
1、对自由的误解——干脆开放或朋友关系
2、利用反思角构建原则
1)事先向孩子宣告反思角的规矩
2)不到任何评价地向孩子陈述他的行为
3)带到反思角时在宣告一次规则
4)反思结束,让孩子说对不起
3、什么时候给孩子自由
1)不妨碍孩子自己发展时
2)孩子探索时
3)孩子工作时
4、爱的误区:公式化的爱、求助型的爱、焦虑型的爱、仆人型的爱、偏执袒护的爱、过度保护的爱
六、给孩子构建哪些人格
1、使孩子成为他自己
2、使孩子成为具有感受力的人
3、使孩子具有对人类有利的审美观
4、使孩子具有探索精神和尝试欲望
5、使孩子具有对工作和学习的热爱
6、使孩子具有质疑和解决问题的精神
7、是孩子具有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8、使孩子对文化和自然具有浓厚的兴趣
9、使孩子头脑清楚
10、使孩子站在自我的立场选择和判断
11、使孩子有参与群体的兴趣
12、使孩子有进入主流教育的适应能力
13、使孩子具有易于适应环境的能力
14、崇尚真理、坚守原则的素质
15、使孩子具有对抗冲突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