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在简书首页看到有作者感叹自己的漫漫写作路,都忍不住要点进去看看,有终于成功稿件被接受的,有屡屡失败阅读量寥寥的伤心作者,前者谈自己这一路走来的辛酸与成功后的欣喜,后者安慰自己别难过,要摆正初心,回想下当时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写作,勉励自己不要总是关注阅读量及点赞数以及被拒稿次数,回归写作初心,自己倾吐快乐就好。
写作这件大事,在我们互联网这个时代终于变成了一件老少皆宜的小事,人人可以写作,人人能够发表自己的文章。写作变得门槛很低。还记得我小时上初中的时候,要发表文章,总是得先收集各种小报纸小杂志,终于写好了,买个信封,贴上邮票满怀希望的塞进邮筒,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相比现在,噼里啪啦的在键盘上飞舞着手指,终于完工后排排版,点击发表,就可以在网上被阅览了,在分享链接给想要给看的人,真的是太方便了。
方便是方便看了,只是虽然读者只需要轻轻点开链接,就能看到我的文章,只是很少有人感兴趣,或者看了之后并没有多大共鸣,觉得不过尔尔。
我像大多数作者一样,在简书发了几篇文章后就对阅读量已经小红心产生了蜜汁爱恋,写了一篇文章,接下来的一天时间都在点开简书看阅读量以及点赞数。有人看了,就觉得好欣喜,如果那人还慷慨的给了颗小红心,更是开心的要起飞。而几天过去之后,阅读量还在两位数徘徊,点赞数更是在个位数,身为作者的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更是深刻的体会到,写作这件小事,还真的不是小事。
为什么有的文章写得那么好?让人看完之后大呼过瘾,觉得作者说的好对,或者这个故事好想再看一遍。
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1.阅历。这种阅历分两种。一种是人生阅历。所谓的见多识广,经历的事情多,很多经历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而且因为这些经历获得了一些动人的感悟。这样的文章,因为更接地气,更真实,更贴近生活,因而更能够打动读者。我发现现在的公众号征稿,很多真实的事情更收欢迎,我个人也很喜欢这种文章。还有一种征稿,征集各行各业的真实内幕。其实也无所谓内幕,只是隔行如隔山,也许你是这个行业的精英,但却对另一个行业一无所知,而我们人类,天生有一种好奇心,并且对一直老干同一件事会产生倦怠,在加上如果真的有内幕,了解一些也为生活增添了一些保障。这样的文章就很有看头啦。还有一种阅历,是来自书本的。作者天资聪颖,心思细腻,常常被书本打动,读过的书都能走心,这样的阅历来自读万卷书的间接经验。但你以为读读书就够了,那就错了,他们不光读,还是有技巧的读,下功夫的读。我们毕竟不是电脑,只需要输入就能存储,我们人类天生会忘记,也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忘记烦恼,忘记忧愁,忘记过往的功名利禄,空杯才能再次装满。副作用就是连看过的书都忘记了。为了克服这个副作用,就要记读书笔记啦。原始的有抄书,有剪书,现代的有各种读书笔记APP,手机截图等等,好些个作者有自己的资料库。写作不是无根之水,需要积累积累再积累,记忆不可靠,资料库给你更多的安全感。
2.构思。我的草稿箱里常常扔着几个开头,或者写了一半的文章。每次刚有灵感的时候,文思泉涌,可是写着写着就或者仿佛墨水用尽了,或者脱离了刚开始写那篇文章的初衷,写跑题或者写篇了。后来读了一些关于写作技巧的书,才发现,写作这件事,也是有规矩的。虽然文人可能都比较随性,随性的生活也容易产生灵感,可是,有计划的展开写作会帮助我们整理自己的思路。让文字有了骨骼,有了逻辑。我说的构思,就是写提纲,就像素描一样,先勾勒出人物的主体,再做以血肉的填充。这个方面我自己实在是很欠缺,不能给大家提供干货,等以后我自己实践了,再来总结吧。
3.坚持写。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现在大多数人都在生产文字垃圾,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脸不自觉地红了。回头看看自己写的文章,越看越像文字垃圾。一度想要放弃写作。我从小爱写东西,虽然脸红的想要放弃,但无奈没别的爱好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那就坚持写吧。自己的孩子,再丑都觉得可爱,一样啊,自己的文章,再怎么文字垃圾,自己都不忍心毁弃。坚持写,全当是对自己思想的记录,有时又是对生活的记录,对自己人生的记录。那些大家,不知在成名前写了多少,写作这件小事,也要勤于练习。
又翻了一下简友圈,发现好文章比比皆是,要写出名堂来,看来真的要靠先天禀赋跟后天努力了。不过还好,写作这件事,于我自己也是一种享受。
感谢你花时间看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