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驚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62029/7205c022b4f9c51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62029/db021f46993d82b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62029/cb62d8a52f8f407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62029/5a68906810809c0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62029/1bc52618c604adc5.jpg)
2020年3月5日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动物。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惊蛰三候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
一候桃始华;
二候仓庚鸣;
三候鹰化为鸠
惊蛰一候桃始华:所谓“桃始华”,说的是桃树开始开花了,但这个桃树是多见于北方的山桃,而不是多见于南方的毛桃。以杭州(南宋都城临安)为例,现代物候观测,山桃的盛花期是3月5日前后,毛桃的盛花期是3月25日前后,山桃的花期比毛桃要早20天左右。
惊蛰二候仓庚鸣:“仓庚”指的是黄鹂鸟,“莺歌暖正繁”,黄鹂鸟被视为天气回暖的预告者。从惊蛰一候桃始华,到惊蛰二候的仓庚鸣,标志着鸟语花香时节的开始。在人们眼中,莺歌燕舞,代表的是春天最好的歌唱家和舞蹈家。
惊蛰三候鹰化为鸠:“鹰化为鸠”说的是老鹰惊蛰时变成了布谷鸟。这听起来当然是谬误,但也可以这样理解:春暖之后,食物多了,鸟类的性情不那么凶猛了,变得温顺了,由“鹰派”变成了“鸽派”。到了仲春时节,人们看不到鹰了,但鸠忽然多了起来,于是人们以为鹰变成了鸠。实际上,是鹰躲起来忙着孵育小鹰,鸠忙着鸣叫求偶而已,是鹰和鸠的恋爱与婚育存在着显著的时间差而已。
春雷响,万物長,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也不会被雷声所“惊”到。
但惊蛰这一天后,正是大地的回暖,结束了昆虫、野兽的冬眠,这时它们从酣睡中苏醒,就像是被惊醒一样。
朝气腾升,大有可为
“一声惊雷万蛰醒,忽去温巢动离情。红尘陌上风烟重,涅槃重生踏春行。”
度过了隆冬的严寒、穿越黑暗的煎熬。寒凝萧瑟的大地,开始渐渐卸下枯黄的外表,重新披上艳绿的新装。
山野田陌,都在这仲春重新换发生机。
“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惊蛰春翻田,胜上一道粪”、“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这时中国大地上,到处都是返青栽秧,耕田犁地的景象。
惊蛰,最值得赞美的涅槃重生
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万物生灵蛰伏已久,忍受无边黑暗,饥肠辘辘。
但却依然为希望而坚守着、忍受着,只是为了能迎接春天的第一缕阳光。
这份坚守,让蛰伏一冬的芸芸众生,在此刻凤凰涅槃,重新孕育新的生命,迎接自己的重生。
度过三个月的黑暗寂寞,忍受着足以压碎我们的严寒,在无边的等待坚持对希望的期待。
经历过山寒水瘦的萧瑟后,总有一天春雷滚滚,春风习习。
重见那三月的春色满园。折一枝黄橙橙香喷喷地迎春,迎接鲜嫩嫩新崭崭的生灵。
惊蛰时节,暖风吹来,春光明媚,万物蠢蠢欲动。
经过一冬的“蛰伏”,磨砺自强,新的一年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惊蛰时,数九将尽,“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
又到一年春暖花开之时,恰逢雷声隐隐轰鸣,有哪一个瞬间,你意识到春天来了吗?
惊蛰,唤醒了春天的梦,迎来了繁花似锦的季节。
让我且听风吟,且闻鸟语,邂逅最美的花开!
如同路遇之美景。
望君吉祥如意。
妃子笑於珠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