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 原创】一蓑烟雨任平生

【 原创】一蓑烟雨任平生

作者: 微凉的九月f | 来源:发表于2020-08-14 07:46 被阅读0次

   

       

        历时一周,终于读完了《苏东坡传》。林语堂先生的作品读的不多,早些年读过他的小品文,格调幽默闲适,性灵超远。有人认为他的作品过于轻松,厚重不足。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倒觉得,文学作品的呈现与欣赏应该多样化,不必设限。阅读也是生命的一种行走方式,是一种很自我的行为,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路径,踽踽独行,抵达终点。我读《苏东坡传》也是以这样的心情进入。

        作者在卷尾说,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成形,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我们常常能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发现人性之中尚未沉沦的东西,缝隙里的光明,坚定的力量,这些都应该拜那些在人世偶然成形昙花一现像苏东坡一样的人物所赐。

        作为文人兼士子的苏东坡,我们可以从他的诗词里,感受到他的豪迈、深情、喜气和忧伤。而读传记,是走进真实而完整的苏东坡最好的方式。青年苏东坡与父亲弟弟为求取功名,举家东迁,七百里水路出三峡。宋时三峡是天堑,交通险阻重重。林语堂先生挥毫泼墨,写尽一路所遇之险。纵观东坡一生,似乎在此埋下伏笔。一代文豪,宦海沉浮,命运多舛,人生苦厄,有如逆旅。大自然以奇山异水,设置天障,引人与之周旋,其实也在做某种生命的预示。人以自然为观照,自然的造化与人的命运实乃共通。

        不思量,自难忘。难忘的,也不尽是生命中息息相关的人,还有一路走过的风险与磨难。苏东坡的词,我最喜欢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仕途蹭蹬,深陷囹圄,一生漂泊无定,对于苏东坡,最后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喧嚣生于静寂,终又回归静寂。这种达观超然的气概,抚慰了后来无数被俗世击痛的生命。叶嘉莹先生在评东坡词中说:“盖苏轼天性中原具有儒家用世之志意与道家之超旷之精神这两种不同之特质。前者可以说是他欲有所作为时用以立身之正途,后者则是当他不能有所作为时用以自慰之妙理。”这是我们喜爱苏东坡的原因。今天,我们读苏东坡,读一切和他有关的文字,了解一切和他有关的传说,我们喜爱他,其实就是希冀生命中的另一个自己,也可以在困厄之中,安之若素不沉沦。

        林语堂先生学养深厚,博览甚多,在这本传记中,融合了儒释道,阐释了人生历史艺术的观点,对王安石变法也从人性的角度,进行了剖析,虽然掺杂了不少个人的感情,但不是主观臆断。仔细读来,对王安石变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苏东坡在反对这场变革中个人所做的努力,人道精神得以凸显。

        作品在语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译著的通病,但在风格上和林语堂先生是趋近的,所以,当我们沉浸其中的时候,完全可以忽略这些小小的瑕疵。

相关文章

  • 繁华落尽是孤独

    一蓑烟雨任平生,繁华落尽是孤独。

  • 世间一场大梦—读《苏东坡传》有感

    “一蓑烟雨任平生。”任那人江海寄余生。 ...

  • 语文

    独自凭栏卧听风雨,一蓑烟雨任平生。

  • 大寒抒怀

    一蓑烟雨任平生(轱辘体) 大寒抒怀 文/孙兆兰 一、 一蓑烟雨任平生,数点寒香月色明。 雪染家山添妙笔,墨涂暮景倍...

  • 2017-11-14

    一抹残阳伴孤鸿,一蓑烟雨任平生

  • 2019-10-13

    一湖云烟隐野老 一蓑烟雨任平生

  • 便是庄周梦了蝶,愿是恩赐不是劫

    我说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 ——成年人熬过的日子 不过是自己撑伞的人生 你说 一蓑烟雨任平生,...

  • 原创|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来要面对很多问题,越是长大所面对的问题就越多,越复杂。在繁重的工作和庞大的关系网中,我们个人往往只能望...

  • 【 原创】一蓑烟雨任平生

    历时一周,终于读完了《苏东坡传》。林语堂先生的作品读的不多,早些年读过他的小品文,格调幽默闲...

  • 风轻云淡

    一蓑烟雨任平生,没有小人戚戚,自由自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原创】一蓑烟雨任平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iw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