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介入
现实情况的介入会让我们构建的图像出现裂痕。
突然间,我们看到了在理想化阶段中被忽略的那些不完美之处。之前,图像之爱模糊了我们的双眼;在视野变清晰之后,我们就看到了伴侣身上那些恼人的习惯、身体上的缺点和情绪上的不足。
我们会猛然间意识到,曾经被我们理想化的那个人原来笑起来声音那么大,总是打断别人说话,会讲些不合适的笑话;他总有一些负面的观点和偏执的意见;不需要他说话时他总爱插嘴,需要时他却像个木头疙瘩一样坐在那里没有任何见解;他总也不想做爱,又或是手压根离不开我们的身体;他出汗太多、脚很臭、有口气或者牙齿参差不齐……
总之:现实敲碎了幻想。
泛化
当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构建出来的理想图像开始出现裂痕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总是仓促地做出评判,并对问题进行泛化处理
他很过分,她很懒,他很被动,她很有攻击性,他从来不主动想做什么事情,她的主意总在变,他对整洁有神经质,她是个懒虫……
案例主人公K很快又把某个人的特性看成是所有人的共性。“不仅仅是这个男人,”她会告诉我,“是所有的男人。他们都是这样的。最后总是这样。”这种泛化的过程会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不断扩展,直到涵盖卡罗琳的全部世界,也包括她自己。“我真是个白痴,我总是这样,我为什么就不能吸取教训呢?”
当初在理想化阶段,卡罗琳能在别人所呈现的镜子中看着她自己,看到反射的自己都是美丽无瑕的。但是,当情人的图像开始破裂时,她自己的图像也开始破裂。卡罗琳害怕这种画面,认为这反映出了关系的脆弱和瓦解,所以她就会结束这段关系,然后再重新开始,再一次沉浸于征服他人的乐趣和理想化他人同时也被他人理想化的激情之中。
总之:泛化既是以偏概全、极端化。
共情
解决办法:共情亲密关系阶段二:两极化
关系中的两极化阶段可能是很动荡、很没有方向的。但是,如果用共情来指引方向,我们就能学会如何接受这些新的事实,并敢于承认每个人都有弱点和瑕疵。
认识到这点后,我们将会面临挑战,因为我们要理清双方的不足,认清我们能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东西,然后决定自己愿意把多少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改变和成长的过程中。
我们会想试着要事情感觉好转一点,但如果我给你分享的世界非常难过的事,我宁愿你说:"虽然我现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但我真的很高兴你愿意跟我讲"因为事实是【回应】很少会让事情好转,而真正能让事情好转的是【连接】。
在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向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共情来判断我们是否能适应那个不同的审视角度、判断他人是否愿意改变他们的视角来包容我们特有的生活方式。
操作步骤:
(1)会倾听、会共情
(2)接受。接受新事物,承认每个人都有弱点和瑕疵。
(3)梳理出双方的不足。
(4)认清哪些是我们能改变的,哪些是我们不能改变的。
(5)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改变和成长。
(6)能否学会、适应并使用换位思考。
(7)相互包容。
缺乏共情的时候,我们只会尽力保持现状,忍受着颠簸的行程,却不太知道我们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我们就像卡罗琳一样,会突然结束这段关系再去重新开始一段。如果没有共情来为关系的发展指路,我们就没有从两极化阶段发展到整合阶段的希望。
两极化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泛化、非黑即白现象和投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