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纸条app上,看到一个话题,你曾在作文里写过哪些胡话?
我就想起来了上学那会儿为了写记叙文,总得编写出一些充满“情感”,令人感动的片段来。
那时候围绕着“亲情”,“友情”,总有那么一些套路。
亲情
雨中送伞、学习送奶
还记得在那个下午,在学校门口,同学们都陆陆续续地走了,整个校园在那个霎那间仿佛安静了下来,一切变得灰蒙蒙的。
我站在校门口,从天而降奔泻而下的雨珠,砸在了地上,带着一丝丝凉意,向我袭来。我轻微的蜷缩了一下身体。
就在这时,一抹熟悉的身影向我走来。
可能每个人小学的时候都写过这样子的片段。通常文里的妈妈,总会为孩子遮挡去所有风雨。
友情
作文里的同学永远是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总是会第一时间过来帮助你。
永远乐于奉献、保持积极向上
作文里的大家永远都是乐于奉献的,在作文里可能永远都有一个需要扶起来的路人。
作文结尾总要升华一下意境,点名中心,用花草表达情绪转折。
接下来摘录一些平凡的世界一些我比较喜欢的句子。
县革委会一层层窑洞沿着一个小斜坡一行行排上去,最上面蹲着一座大礼堂,给人一种非常壮观的景象。在晚上,要是所有的窑洞都亮起灯火,简直就像一座宏伟的大厦。
宏伟的大厦、大礼堂、壮观。这些词都表达了孙少平内心对县革委会的那种敬畏。这是普通人对当官内心的那种敬仰之心,就像我对市政府的敬畏之意。
是的,生活就是这样。在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一个人和一个人可能有家庭条件的区别,但孩子们本身的差别并不明显。可一旦长大了,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会有多大的差别呀,有的甚至是天壤之别!
小时候我们可能不会发现彼此身份上的不同,等到长大了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之间有着身份上的鸿沟,这预示着少安哥与若叶姐两个人的结局,她们中间有一道跨不过又看不见的沟。
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儿时我们一起长大,但长大以后,我们渐渐发现,有些人注定一出生就生在了终点,你不用羡慕他们,过好自己平淡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应该按照普通人的条件正正常常的生活,而不要做太多的非分之想。当然,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比如,像顾养民这家伙,挨了别人的打,但不报复打他的人——尽管按常情来说,谁挨了打也不会平平静静,但人家的做法就和一般人不一样。这件事就值得他好好思量思量。这期间,少平获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做一个平凡的人,但不代表我们就要做一个平庸的人。
平凡的世界总有许许多多的景,这些景随着人物的心情而变。
他站在院子里,望见城对面的山湾里,一片桃林已经开得如火如霞了。城市上空,袅袅地飘曳着几缕淡蓝色的炊烟。空气湿润润的,充满了河流和土地解冻后的气息。阳光并不很晃眼,温暖地照耀着依然没有绿色的大地。
人们惊异地发现,街头和河岸边的柳树不知不觉地抽出了绿丝;桃杏树的枝头也已经缀满了粉红的花蕾。如果留心细看,那向阳山坡的枯草间,已经冒出了一些青草的嫩芽。同时,还有些别的树木的枝条也开始泛出鲜亮的活色,鼓起了青春的苞蕾,像刚开始发育的姑娘一样令人悦目。
天开始模模糊糊地黑起来了。城市的四面八方,灯火已经闪闪烁烁。风温和地抚摸着人的脸颊。
以景抒情,触景生情,学会用景表达含蓄的情感,用景也能让人感受那种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