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晓

作者: 云吉 | 来源:发表于2016-04-01 10:59 被阅读46次

佛,一切的智者和觉者。一切世间微妙善语皆是佛法。

小乘在于法有我无,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大乘,则在于慈悲一切众生,力主以公德回向他人。比丘,性空幻有,六度得法,顿死、渐死,虚空有无。

生的美妙,于心,而非旁物。若人求大善利,当坚持戒,如惜重宝,如护身命。康僧会曰:“魂灵与元气相合,终而复始,轮转天际。”五明,更使心生明镜。切勿盘算,切勿为恶,心存善念,必得永生,皆因万物,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道安的一生,是六度集经,告诉世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

竺道生把佛性的真我与般若无我统一起来,遂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立成佛。”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圆觉经》说:“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是啊,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而佛家里的六家七宗,更添纯正的法性。

灭度一切众生,而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腾空你内心的那些恶念吧,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德福罪还在。只有我们真正做到二入四行,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本我。要放开,必须进去,只有入世,才能出世,佛教八苦,那就是历练。在经历过一切的磨练,即可得到内心的永生,而此时,这就是敬佛,这就是一切快乐的根源: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欲求吉祥福,当今敬于佛。

一念三千,做到真的有无,便要处在八不里: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相信,风动、云动、树动、心动,为人长知,你我皆凡夫俗子,要做到心如止水,并非易事。想让自己定心,也许禅定是最好的选择。对于世间的一切,可能都源于你我的内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最好的生,亦或就是辩证的生。我们不必活的太明白,但也不能活的太糊涂。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已物不从它得。

禅,是佛意,并非言而能传,需要悟!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寞相。春至百花开,黄莺啼柳上。人生于世,大家都是一样的开始,却总是拥有不一样的结束,只源于大家对生活的悟的不同。《五灯会元》里说:“天人群生类,皆承此恩力。权威三届,德被四方。共禀灵光,咸称妙义。”

僧后期被划分为禅、讲、教。但戒杀、放生却一直是总则,了是显发。缘是资助。资助于了、显发法身。佛性的本体并不会因为“我”的存在而空。所以,有生有死的我才是不真实的存在着的,而佛性,才是永生的。但具体是否是这样,还是需要这个“我”自己去体会,去顿悟。尘非扫得,空不自生。

佛的禅意,亦或有感恩,《五灯会元》里说:“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命为报佛恩。”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你身边的一切所谓的“好”,所谓的“坏”,到最后都会化为你尘缘里的尘埃。

菩提树下,我也曾眺望人生,也许,我还没有彻底的入世,所以,还在一半红尘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风拂,柳絮飘洋,心中,静谧,我,感觉到禅了!

相关文章

  • 佛晓

    佛,一切的智者和觉者。一切世间微妙善语皆是佛法。 小乘在于法有我无,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大乘,则在于慈...

  • 佛晓

    数九的寒风吹在面颊上像刀割一样,万物在劲风中涩涩发抖,旭日的光芒透过树梢洒向大地,温度慢慢地升起。人们的心...

  • 《破晓之爱》——短篇小说

    文/云亭北 (一.初见) 我叫佛晓,邵佛晓。 我记得初见司文是在我十七...

  • 佛画初心---------艺术家晓钢先生佛画淺析)

    佛画初心--------艺术家晓钢先生佛画淺析(□作者/慧能)

  • 佛画初心-------艺术家晓钢先生佛画淺析

    佛画初心-----艺术家晓钢先生佛画淺析 □作者慧能 艺术家晓钢先生的佛画继承了唐朝画圣吴道子老先生的风格,把工笔...

  • 佛晓待晨曦

    1.初遇晨曦收拾好书包来到餐桌前,对着不经常出现在早餐饭桌上的爸爸说:“爸爸,我今天可不可以去你公司写作业?”“为...

  • 【社区•档案】佛晓星辉依然闪亮

    我是佛晓星辉,之所以起这个名字,还是有话要说的。原来曾经用过“佛晓”,来到简书后,还想仍然使用这个名字,人啊,总是...

  • 真正的高手,并不是假意的“佛系”,而是在现实中修炼自己的智慧和定

    ——赵晓璃(关于时下“佛系”青年解读的结尾语)

  • 佛晓嚅嚅而儒

    我一直把简书当日记本的,周围认识的人一个都不知道我有这个账号。我就有一次忍不住把账号给我妈看,我妈翻翻看,就看标题...

  • 什么时候冥想

    传统上有四个冥想的时间:佛晓、正午、黄昏和午夜。当你在深度闭关的时候,你会在这四个时候做冥想。佛晓是意识最尖锐的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ky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