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地铁
学校附近没有出门可见的地铁,每次都是打车往来,费用不低。
这次和其他家长乘坐了同一班火车,她拉着我坐地铁,也就第一次探索了一下行程。
坐到一半,下来打车去的学校。
从学校赶北京南站,我想了又想,也尝试了火车。满打满算不到一小时,也就到了,才花了5元。
我在青岛坐地铁就少,北京地铁用手指头也能数过来。
北京不论何时,人流都是大批流动的。尤其是主线,比如我坐的北京南站地铁线。
大家提着箱子,托着包,大步流星走在人群里。
我忽然有一种浮萍之感。地域变迁,我终于被迫游走,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拥挤也好,排队也罢,没有特权,大家一样,如同血管中一个微小的细胞。
我常望着对面玻璃上端坐的自己发呆。如此审视,机会不多,可能以后越来越多。
偶尔回头望向不拥挤的车厢,每个人,十有八九都是外地来北漂的。我想起一位朋友每日北京通勤往返️三个小时。有一次赶回家晚了,房间被扒了——被政府查了私自改建房,她是住户,却受到牵连。
我想到自己,如果我经济实力不足,也要通勤这么长时间,也是不得已。那一定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却是我不得不选的生活。
如此一来,虽然颠簸了,却觉得自己年轻了,至少还抗折腾。
二、看一部新韩剧——《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春天》。其中一个故事,是职场妈妈兼顾工作和照顾孩子,唯独忘了自己,得了假性老年痴呆,忘了好多珍贵的事。
病人和主管护士共情了,彼此安慰着,要对自己好一点。
看着部分,我正在车厢里摇晃,眼泪也摇晃下来。
从他们身上也看到了疲惫的自己。没有人分担,只能扛着,但距离自己标榜的标准还差十万八千里。怎么办呢,什么都不能舍弃。真的不能舍弃么?值得反思。
这部韩剧剧本一流,演员一流,一个一个故事展现了现代人得病的缘由及心理动机。特别推荐给大家,不是对号入座,而是多给自己提醒,别陷进去而不自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