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擅乎擇,倍其功。周文雅,得其中。⒆
急事利,七國雄。⒇漢華瞻,緩而豐。
简注:
⒆中,書所謂,允執厥中者也。戰國文雄辯,所謂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者也。
⒇蘇洵《諫論》曰:“蘇秦、張儀,吾取其術,不取其心。”可推此意而觀之也。雖然,學之可作大膽文,可除怯。
正文:
韓文正,自經來。①柳文勁,藉語胚。②
歐文瀾,蘇潮推。王文純,各有追。③
简注:
①韓從《孟子》來,有曰“孟氏醇乎醇”,於荀揚多矣。退之得之正而如海焉,得陽剛之氣。其自稱曰:“約六經之旨而成文。”(《上宰相書》),誠可與孟子、揚雄相表裏也。
蘇洵《上歐陽舍人第一書》:”韓子之文,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魚黿蛟龍,萬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見其淵然之光,蒼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視。“
②柳自《國語》出,入之則深,習之則多,而有《非國語》。或謂,隱其所學也。其文削拔遒徑,得陰柔之氣多,如泉,幽邃夷曠,然亦自史中來。其永州諸記,雄視千古。歐從韓來,法其神,然於剛健之氣,有未於骨,不若荊公。是如瀾。蘇馳騁如潮,亦法韓,然學莊子多。王得韓骨,故純潔。
③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論例》:“王之結構裁剪極多鑱洗苦心處,往往矜而嚴,潔而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