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身高不能长到6米8?为什么我不能把手头上的事情都做好?为什么我爬不上珠穆朗玛?
一年中的最后几天,也就这样过去了。实在搞不懂,2020年到底做了什么,日子就像和尚撞钟,得过且过,我不想时间和生命就在浑浑噩噩中溜走。
资源是有限的,任何资源都是如此。对个人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一天只有24小时,多玩了一会,多睡了一会,其他的时间,比如工作时间、提升自己的时间,就少了。在经济成本的约束下,多生产了枪炮,奶油就少了。记得在刚工作时,一些在别人眼中“混的好”的领导同事,子女学习成绩不行;而一些感觉混的不行的,子女却个个优秀,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等到学习经济学,才恍然大悟:任何资源都是稀缺的,你用到了这个地方,其他的地方自然就少了。人生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花费在升职升迁的精力多了,照顾家庭、陪伴子女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而教育子女是需要用时间的,尤其是子女在孩提时期。国家也是如此,资源也是有限的,资源用在重工业的多了,用在日常生活上的就少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就难以提高,苏联就是例子。
没有人不想把人生的所有面都做好,工作做得最棒,生活搞得最好,家庭搞得最美,事业搞得最红火,人生过的最精彩;就像常听到的:长相像演员,身体像运动员, 说话像广播员,态度像保育员。可是时间呢?锻炼身体需要时间,赚钱需要时间,提升工作技能需要时间,提高学识也需要时间。没有人的时间无限的,在资源有限的约束下,只能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做出选择。
即使有天时地利的约束,人生也不能将资源投入在一个方面。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因为人生像一场考试,不能偏科,门门都要考好。就像高考一样,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都要学好,如果有一门学的不好,就考不上理想的重点大学。人生也是一场考试,工作、身体、事业、家庭、人际等主要科目都不能偏科,都需要努力,如果一方面没有做好,人生就不能获得好的成就。如果人生偏科了,就会出现木桶效应。当然不排除,只在单个领域成功的人,比如爱因斯塔、川岛康成,不过既然没有从事科研、文学,说明我不是这块料子,还是按照普通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单从工作来看,也是如此,各个方面都要做好。本职工作、人际沟通、非工作因素等决定升迁与否,方方面面都要努力。如果只将精力放在手头上的工作,未来就会像在高考中偏科一样,不仅考不上好的大学,还有可能考不上大学。现实生活中,一些非企业单位或组织,不是升职、升迁不单单靠能力或业绩,职位的升迁与否是综合的因素,家庭背景、个人能力、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社会有社会的规律,人生也有人生的规律。只有符合规律的才能够生存和发展。首先要明确目标,在资源有限的约束下,有所选择有所放弃,然后按照高考的标准、人生的标准或晋升的标准努力,这样才能获得不错的人生成绩。
2020.12.30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