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镜小书生 第2天/365
日更写作有个很大的好处,能清楚看见自己一年里,个人注意力放在了哪里?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觉自己无所事事,一年过去又一年来临,期盼的东西却总不见来临。迷迷糊糊,期待又盼望,却不会真正睁开眼睛,看一看自己每天的注意力,用在哪里。
如果有记录习惯,就会清楚地发现,心里期盼的东西,与自己行动行为,南辕北辙。如此反常的路径与行动,想得到心心念念的东西,不亚于盲人摸象,不见整体,只扑一块,却妄想得到一切。
想得到想要的东西,就一定需要从最基本的功底开始打磨与记录,从有痕迹的途径里寻找突破的可能,也寻找缺失的一部分,创造出新的道路。模模糊糊的概念,一定不会发挥极致,也不能反馈回来清晰的问题。
今年的行为和工作,就是把手头里的所有事情,做得更加清晰明了,更加通透温热,更加细腻诚挚。
把日期写出来,看清楚自己过去的每一天。这一天,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哪里?做了什么?对整体规划,推进了哪些作用?
今天的今年的第二天,这天我做了什么?为我的生命、工作和生活,做了哪些事情?有哪件事情,贯穿了我的工作?为了工作,每一天,我都做了什么事情?做事情的时候,有没用了心?有没认真打磨?有没用了技巧?产生积极进步的作用?做这些东西的时候,影响力如何?结果如何?
当敲下这些问题的时候,忽然感觉一种清明,感觉一种紧迫感,感觉自己还有许多地不足。
每天记录,是对的,也是提醒,更是保持敏锐感。
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我们又不是公众人物,很容易在舒适平庸中轻松地度过一个又一个日子。
不会感觉紧迫,也不会觉得浪费时光,更不想用力做一件事情。因为感觉不到观众,感觉不到力量,感觉不到追逐的目光,我们习惯了默默无闻,习惯了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舔着平常日子,过着自己的生活。
过多了这样的日子,过多了平庸没有观众的日子,没有掌声的生活,我们慢慢地相信自己就是甘于平庸,甘于平静,甘于清贫的生活。
我知道,深挖内心最底层,有十八层那么深的层,看过去,会发现,其实是有着不甘,有着沸腾,有着热血,有着叛逆。只是,十八层,太深太深,想卷上表面都已经没有了热度。所以表层得到的感觉,就是无所谓,就是没有热度,就是平常。
实际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还想拼一次,还想博一回,更想来到塔尖。
把注意力拿出来,放在你最想得到的东西上面。每一天,每一刻,都行动,都操作,都磨炼,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别人在玩的时候,请做这件事情的细节。自己想干其他事情的时候,请把注意力拉回这件事情上,打磨它。在对这件事情卡壳的时候,放松一下,画一张思维导图,头脑风暴,寻找另一种可能。就是持续做这件事情,无论何时何地,都做这件事情。
为这件事情,做到极致。这就是注意力放到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