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体验一种至纯的快乐,生一个孩子吧,因为TA会拥抱你、亲吻你、无条件地爱你;如果你想完善提高自己,生一个孩子吧,因为TA会制造、提出无穷无尽的问题,强迫你不断学习进步;如果你厌倦了朝九晚五、一眼就能忘到头的生活,生一个孩子吧,因为TA能在各个阶段给你惊奇,并措不及防地给你制造麻烦;如果你有一颗玻璃心,生一个孩子吧,因为TA是天然的医者,润物细无声为你滋养一颗强大的心脏,助你练就“泰山崩于侧,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定力神功。
每一个好习惯,都是需要毅力需要坚持需要培养的。对于成人如此,对于孩子更是如此。偶尔一次或是心血来潮或是好奇或是为获表扬或是其他原因做出的妈妈认为很“了不起”事情,离养成习惯还有大哭大闹一场的距离。
洗脸、刷牙、洗屁屁、洗脚,这些妈妈已经教授且妞妞已经熟练掌握的技能,谁料在某一天竟毫无征兆、悄无声息地燃起一场战争。
第一天。妞妞突然绞尽脑汁、寻找各种借口,问我能不能不洗脸、不刷牙、不洗屁屁、不洗脚?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又转转眼珠,问妈妈能不能帮她洗,因为小时候就是妈妈帮她洗的啊。再次被否后,开始纠结。洗,自己不愿意动手;不洗,又不想脏兮兮的睡觉(真是纠结型人格)。于是开始纠缠让我帮忙。见我无动于衷,开始哭闹,一会儿竭斯底里,一会儿撕心裂肺,一会儿又楚楚可怜,我的心脏如过山车,一会儿冲入高峰,一会儿又蹿入低谷。深更半夜,几里哇啦,纵然我有定海神针,无奈姥姥受不了,最终致使我妥协了。虽然我最后帮她完成了一系列洗漱工作,妞妞反而哭得更厉害了。因为她知道这些事情本应该自己干,纵然妈妈帮她完成,她并没有打败妈妈的成就感,而是充满了内疚和负罪感,所以哭的更厉害了。没办法,我只能采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先哄其睡觉。第一回合以妥协告终。
第二天。我转变策略。提前跟姥姥沟通,让姥姥关门睡觉,无论发生什么事,不要插手。同时,我自己决定绝不再出手帮她,明确、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她我的底线,但不催促、不责备、不唠叨。睡前,昨天的一幕同样上演。我自己看书,对妞妞的哭闹充耳不闻。当哭声太大,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我就佯装大笑并自言自语:“这个故事可真有意思,逗死我了。”这一招果然灵,妞妞立刻把哭花的小脸儿凑过来问:“什么故事,给我念念。”阴转晴,简直秒秒钟的事儿。于是,我胡编一个故事,她停止哭嚎一会儿。等故事讲完,好像感觉有点儿上当,立马又切换成哭嚎模式。过一会儿,我受不了哭声,便又故技重施,她又落入圈套,小脸儿凑过来让我再给她讲讲。我心里得意,不识字的小孩儿真好糊弄。如此反复,将近一个小时,最后以我陪着她到卫生间,帮她倒水,她自己刷了牙收场。她说,不洗脸了,因为已经用眼泪洗过了。我不做任何评论,因为任何一句话都可能触发新的一轮哭闹纠缠。
第三天。临近上床睡觉,妞妞过来问我:“妈妈,你能帮我洗脸吗?”语气平和,似乎也没抱多大希望。所以当我说“Honey,妈妈不能帮你”后她转身就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妞妞进来汇报:“妈妈,我只漱了漱口,没有好好刷牙。我只用水涮了涮,也没有好好洗屁股。”这是在报复我啊。我假装没听见。等她上床后,我像往常一样给她讲睡前故事。这一天,互相试探,看谁更能坚持,如果我嫌她做的不好,教训一顿或拉出去重洗一遍,则前两天的坚持必然前功尽弃。
第四天。在我温柔的坚持下,妞妞已经不再哭闹,因为她知道哭闹也解决不了问题。临近睡觉,她进屋跟我说:“今天只需要洗脸刷牙就行了,不用洗屁股了。”我问原因。原来是放学回来上完厕所就已经把屁屁洗了,这样睡觉的时候就省事了。看,在她明确知道得不到帮助的时候就开始自己想办法了。妞妞接着又说:“脚也不用洗了。”我问原因。回答是:“脚穿着袜子,还不太臭,还臭不死人。”我简直要笑喷,但是忍住了。开始想办法,学着沟通,不论理由多么荒谬,但我认为这就是进步。我不做评论,耐心等待脚能臭死人那一天,看看会怎样。
第五天。妞妞进来跟我谈判:“Mummy,今天能不能洗个澡?”看,如果我给她洗个澡,她就不用自己动手了。我温柔地回答道:“Honey,今天还不到洗澡日呢。”“小气的Mummy。”这句话,在我听来,没有恼,没有怒,就像是一句情话,充满爱意,她已经接受了我的做法,依然爱这个“小气”的妈妈。然后,过了一会儿,自己都搞定了(当然,没有洗脚,因为脚还臭不死人),我们讲睡前故事,讲幼儿园的趣事,然后睡觉。不唠叨、不说教。
至今,将近半个月过去,妞妞基本养成了自己洗脸、刷牙、洗屁屁、洗脚的习惯,尽管有时候还会过来问我能不能只漱口不刷牙,尽管不是天天洗脚,但隔几天自己就会说好几天没洗了,今天应该洗洗了。我基本将自己的身心从这一杂务中解放了出来。
这一过程得出的经验就是:在我们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温柔的坚持,坚持,表明态度,然后不急躁、不唠叨、不说教、不评论,静静等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