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熟能生巧就是用经验提炼的思维模型对事物最底层的认知逻辑

熟能生巧就是用经验提炼的思维模型对事物最底层的认知逻辑

作者: 老案 | 来源:发表于2020-05-03 13:42 被阅读0次

    最近几周都在认真的阅读一本书《好好思考》这是成甲老师写的,以前听过他的一些片段性的课程,感觉非常好,就有意识的研究了一下他写的书,通过学习开始了解到思维模模型这个概念,在结合以前学过的一些文章,开始寻找思维模型的方法论。

    书中讲到积累经验型学习方法,使我回想起过去自己工作学习中就是用的这个方法,今书中能能主动的提出一个模型,对我受益匪浅:

    一   卖油翁故事对我们的启发

    上小学的时候,记得大概是五年级吧,我学过一篇文言文叫《卖油翁》,那时阅读这篇文言文给的感觉就是好奇,很有意思,但并没有理解其中的道理。

    故事是这样的: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这里的陈康肃公善射和卖油翁沥油于钱孔内,而钱不湿出于一个道理。那就是,遇到问题,只要勇于试错,不断练习,总结经验,形成适应,就会逐步达到很高的水平,形成自己独有的一套技能,善射者不一定就能沥油于钱空中,卖油翁绝对不善射。但是他们在自己不同的领域达到了最高的水平。总结出一套方法论。那就是熟能生巧。

    二  经验型学习构建了我们处理某类事情的基本思维模型

     孰能生巧,就是一种做事的基本思维模型,也是我们对事物最底层的认知。我们遇到不同的问题,只要我们积极努力,不断的总结做着这类事情的经验和技巧,我们就总结书一套规律,这个规律最起码对这类事情是非常有用的,甚至还可以用这个的道理迁移到做其他类似事情上。很多熟练型的工作不就是通过孰能生巧的道理达到极高的水平吗?

    孰能生巧的前提的是事务本身是静态的,如果在动态环境中,那熟能生巧就另当别论了,经验型的方法论对我工作学习有用吗?答案是坑定的,但是,其效率太低,随着环境的变化,那些通过长时间重复动作总结的经验就无法迁移,所以,这钟思维模型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

    我公司有位做施工的工程师,他虽然是工程师,但是他对施工合同的审查非常有经验,因为,他在施工单位工作多年,对是施工中发生的特殊情况,了如指掌。对这类合同他审核的水平绝对高于律师,他总结出一套审核这类合同的经验,并能运用自如。然而,当环境变化,让他审核一份融资的合同时,他就彻底懵逼了。因为,他并不知道金融合同的基本原理,也不知道金融合同的风险点在那里,他的审核建筑施工合同的经验无法迁移到审核金融合同,所以孰能生巧就有了局限性。

    三 孰能生巧可以用管理学上的一个基本思维模型PDCA来解释,遇到工作,刻意的用这个模型试试

    PDCA是什么意思呢?P就是计划,D是执行,C是检查。A改进。这是管理学上的管理事务的基本思维模型。以前我们遇到一件事情,完全是盲目的处理,随事情发展而发展,而没有具体的方法。现在,有了这个模型就可以套用它,用它来检测一下,一件事情应该如何处理。

    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计划,这个计划可发生好几种情况,无论是哪个情况的发生我们都心中有数。在执行计划中,我们会发现问题,通过回头检查,再不断的改进,最后把事情做好,这样反复行动,不就是孰能生巧吗?

    环境的变化,有可能过去的经验就无法解决现在的问题, 孰能生巧对互联网社会下处理问题不一定适用。有些事情不熟也能生巧,甚至,有的软件工具把做熟的过程简化了。无法用熟能生巧的办法处理目前的问题,所以,最终我们还是应该研究事物背后的逻辑和基本规律,比做熟生巧也许更重要,因为,问题的规律逻辑知道了,那问题也就解决了,比如,当牛顿发明F=ma时,有关力的问题都解决了 ,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假设公理,那问题不过是在这个公理上运行介质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熟能生巧就是用经验提炼的思维模型对事物最底层的认知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dd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