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整了状态,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接下来要去想想自己未来的可能性。你想过自己未来有哪些可能性吗?
我们对未来可能性的想象,藏在自己的认知里。如果真的没有想过,可以按下面的三条路径去考虑:
五年后的路
如果按照理想的情况,想象一下已有的路径,五年后会发生什么。
对于抽象的东西,我们总是不那么敏感。如果能够把五年后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具体地想象出来,并且写下来,那些文字就如同给自己的承诺,会真切地感受到承诺给到自己的鼓舞和信心。
我最近在007续费了14年,也就意味着我写作的时间要拉长到2042年,按现在的时间往前推算,我还要继续写18年。
想想那个场景我就心生欢喜,至少我知道自己发了一个大愿,72岁还要保持身体和大脑的健康,因为需要清醒的写作。
居安思危的路
其实我们现在并没有处在“居安”的状态下,如果说“居安思危”应该是几年前。现在属于“居危思危”。
现在起,要有悲观的计划,但不能丢失乐观的态度。
真正喜欢的路
如果被离职或者下岗,你要再给自己设计一条什么样的人生之路呢?
很多人想的事,我已经打工一辈子了,正好乘此机会游山玩水了。
其实,游山玩水也是喜欢的路之一。但你再想想,如果被离职时你50岁,按现在的医疗条件活到85岁,难道余生35年你都一直在游山玩水吗?再好的地方,游玩几十年实现的可能性也很小吧。再说,游山玩水是需要资本的——身体健康的资本和金钱充足的资本。
所以,你还是需要找到自己内心深处渴望和真正热爱快乐的东西,找到自己真正喜欢走的那条路,既难得又宝贵,既幸运又艰难。
那么,找到了这条路怎么才可能走好呢?第四个问题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