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第一次预习作业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第一次预习作业

作者: 遇见yhm | 来源:发表于2020-03-18 11:14 被阅读0次

    第一次预习作业

    提交人:201520闫红梅

    作者邮箱:282586284@qq.com

    一.依据下列语段,回答苏氏提到的“自尊感”指什么?苏氏认为如何才能让学生获得这种“自尊感”?(提示:列举苏氏提到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自尊感,指的是学生在进行脑力劳动和精神生活中,获得成功和进步时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断累积,就会变成学生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就叫做自尊自信。也就是说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状态是满意的,他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肯定的感觉,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是正向的,这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种道德尊严,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尊感。

    这种自尊感到底有多重要呢?唯有拥有这种自尊感,学生才可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有强大的动力坚持顽强用功的学习,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拥有这种力量的学生,就能够坚持不懈的学习,哪怕暂时遇到了苦难,也有足够的心理支撑去解决问题,他能够经受暂时的停滞。但是没有这种力量,孩子就会慢慢变得麻木不仁,对自己的成绩无动于衷,他会笃定的认为我就是不行,我没有能力学习好。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他天天必须要面对的工作,自己却完全不能从其中获得尊严感。

    我们要帮助学生获得这种自尊感,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怀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到学校的,没有谁是想在学校混日子的。

    这是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要时刻提醒自己的,不要认为一个学生就是天生的想来学校里捣乱、或者天生就是麻木的,如果我们教师没有这种坚定的信仰,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而对学生进行差别化的对待,那么那些比较慢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也一定会如你所期望的一样,慢慢走向麻木,慢慢走向对自己的不自信。坚信皮格马利翁效应一定会发生,所以,请对每一个孩子心存善念,请小心翼翼的呵护每一个孩子的一点点微小的进步,相信他们向善的念头。孩子们是天生的心理学家,他们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你是真的对他心怀希望,为他的一点进步而欢喜鼓舞,还是虚情假意的敷衍他,所以,要让学生获得自尊感,请每一位老师都满怀对孩子的热爱,对他们初心的肯定、相信每一朵花都会有他的花期,我们要做的是给她阳光雨露,静待花开。

    2、要让知识、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生个性的自我表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要对集体智力的生活做出贡献。不要把学生的知识、智力只是简单的看成一个分数,每一个学生都着巨大的潜能,这些潜能会发生在不一样的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尽可能的把知识和智力活动的丰富性开掘出来,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他所能感受到的异彩纷呈的能力。有的孩子可能喜欢演讲,有的孩子也许喜欢观察,有的孩子也许擅长搞笑幽默、有的孩子也许善于坚持、这些都是知识和智力的重要品质。教师要搭建这样的平台给学生机会去表现自我的个性。甚至可以让这种个性流动起来,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举的例子,每一个孩子在于同学交流沟通中,展示自我的才华。教师组织活动,把活动的组织完全交给学生,这时候,学生就能充分的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来,他们需要共同努力来完成一件事情。学生会因为不同的能力而得到尊重和肯定,这时候自尊感更容易生发。

    3、评价标准多元化,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只要努力就会有进步。

    老师给出的每一个评分都有分量、有意义,不会因为一次考试给学生定性,要在一段时间内,观察学生所有的与学习相关的意志品质,比如上课回答问题的质量、对于同学回答问题的补充、课后纠错的态度,等等等等。学习是一个动态的郭晨个,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分数。每个学生的起点都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家庭教育、不一样的智力水平、不一样的气质类型、不一样的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所以我们不能用同一个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至少不能只用分数这一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至少是建立在不同起点之上的、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明明白白的感受到,自己的努力一定会跟老师的评价有关联,哪怕最后的分数没有那么高,也会因为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努力而感受到进步。坚决不给学生不及格,如果孩子还没有掌握这个知识,那就不要急于评价,我们需要耐心,明知学生不能掌握却去急于评价,就很可笑了,难道老师的职责就是要把学生中哪些没有掌握知识的人找出来吗?还是把哪些没有掌握知识的学生不断打击,直到他们对自己彻底丧失了信心。这肯定不是一个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所在。所以慎用评分,每一个分数都要给的综合化的评价,不要在学生还没有掌握知识的时候,就去评价。

    4、个别对待,分层教学,帮助学生看见和体验到进步和成就。

    鉴于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而不同特点,进行区别对待、分层教学。这会让学生更容易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体验到进步和成功。如果给学生设定一个不可能完成和实现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挫伤孩子的积极性,那么,很快学生的自我否定就会形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每一个学生合适的目标,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评价过程中,时刻关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这样的点滴积累,就能够帮助学生最后实现自尊感和自信心。

    二.如何理解苏氏的“分层教学”?一线教师如何真正地做到分别对待呢?请尽量用教育学循环阐释。

    分层教学就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能力、不同基础,进行区别对待,使每一个学生都要在课堂这一场域中,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

    一线教师如何真正做到分别对待,这真的是一个难题。要有分层教学的意识。不会对学生进行一刀切的要求,这是首先要根植于教师内心的观念,不要指望着每个学生都能够同步,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设定分层目标。要在内心对每一个学生的水平和能力都要有充足的了解。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做出不同要求。布置分层作业。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的作业要求。

    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分层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先预设好目标,对于不同类型学生的目标。讲授结束后。留给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梳理。对于简单的题目,由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进行讲解,成绩较好的同学负责点评指导。同时,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的题目,由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讲解,较差的同学倾听并提问,最后由成绩较差同学再讲难度较大的题进行讲解,看是否真正明白。这样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将难题讲明白也是一种很大的锻炼,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倾听能力。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讲明白简单题,对他也是一种肯定,他也会由此感受到自尊自信。

    三.请分享一个你帮助学困生的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并尝试分析原因。

    王同学,学习成绩不佳,但是很喜欢读书,经常在其他学科的课上偷偷看小说,经常违反纪律。一直认为,喜欢读书的孩子一定是可以好好思考的孩子。所以开始帮助他。主要的作法就是当他有一点点进步,我就会在班里大肆表扬他,我希望他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被老师看到了。可是他的成绩依旧没有进步,甚至他的小组长跟我反应,上课他还经常会讲话打扰别人,还会不写作业,对学习也没有看到他有其他的进步。只是在我的课上有所改观,不知道是因为想表现给我看还是因为其他。

    总之,经过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应该是失败了的。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吧。

    1、对学生的了解不够。现在想来,要了解一个学生不能片面的只是通过自己的眼睛,要多方面的、多种渠道的去了解。比如跟他的同桌了解,再比如跟其他任课老师了解,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局限性,通过多种渠道,就可以完整的拼凑出,真正的这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精神状态。从最开始的起点就要多去了解,到过程中的各种起伏曲折,而不是单一的评价。

    2、表扬宜精不宜滥。因为急于想帮助他,所以会刻意的去寻找他的进步,可是有时候这种刻意却并没有真正促成他获得自尊感。比如他的作业可能是抄的,但是很认真,可能被老师表扬了,这个对他来说并不能形成自尊。换言之,表扬一定是要多观察,在学生真正努力了取得了进步的时候,适时的进行表扬,才能够真正发挥表扬肯定的作用。学生明明没有进步,却生拉硬扯非要说他有进步,这样的表扬不能服众,也不能让当事人感受到努力而带来的荣耀。、

    3、过程监控做的不够。有时候一厢情愿真的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学生成长向上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曲折反复,一定会受到很多诱惑,原有的坏习惯的诱惑、长期坚持的疲惫,种种种种都有可能让学生放慢甚至放弃进步的脚步。

    4、学生没有按照预期成长便开始着急。那一次王同学又被其他老师告到我这里,我真的是火冒三丈,那种感觉就是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却不领情,丝毫没有感恩之心。当然就是噼里啪啦一通批评。后来我才意识到,王同学愿意在我的课堂上认真听讲,不管是装的也好,还是努力做出来的也好,至少说明他是在乎老师对他的看法的。

    5、没有联合多种力量。教育靠一己之力完全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并没有跟其他老师沟通对于他的帮助,也没有跟他的家长沟通他的成长,这也是我的失误,如果多种力量共同发挥作用,我想结果一定不会是这样的。

    2020年2月19日星期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第一次预习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dq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