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婚姻育儿教育
对任何人来说,摆脱“宿命”的战争都是一场奋斗终身的历程

对任何人来说,摆脱“宿命”的战争都是一场奋斗终身的历程

作者: 颜熹 | 来源:发表于2018-09-19 10:47 被阅读12次

    你上一次听到“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又在哪里听到过?也许是在一些科幻电影里,比如《黑客帝国》。

    事实上这项计划是真实存在的。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还得到过各国媒体的大力宣扬。

    可是最终结果是怎么样的呢?“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新研究证明,基因并非是心理特征在家族中世代相传的原因。

    “心理特征”指的是观察敏锐还是粗糙,思维灵活还是迟钝,情绪稳定还是易波动等等这些差异体现个体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不同。

    说到这,很多人肯定会很惊讶:——

    先天基因的作用就这样被一笔带过吗?难道我的敏感脆弱的个性,不是从我妈那遗传来的?

    但是我们冷静下来想想,“基因决定论”在我们的脑海中,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它在形成的过程中,有没有被媒体的宣传所影响?

    还有那些著名的双胞胎的实验--即使他们在不同背景下的家庭中长大,成年后各方面都显示了惊人的相似性,不正是“基因决定论”的有力佐证吗?

    事实上,关于双胞胎实验的客观性和研究参数的可靠性,在心理学领域一直饱受质疑。

    比如,很多双胞胎可能共同生活了一两年以后才被分开,或是在日后生活中有大量接触;

    还有些双胞胎,可能是出于成名等动机,“自告奋勇”参加实验,他们更可能对相似的一些现象进行“迎合性”的夸张描述;

    另外,相对于异卵双胞胎来说,同卵双胞胎因为外表的相似性,导致领养他们的家庭倾向于采取相似的养育方式。“来源于同一个子宫,也是造成行为一致性的重要原因”……

    实验过程中这些“显而易见”的错误和缺陷,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如果不是通过“遗传”,那么最终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一切都和一个关键性的词有关——“传递”。也就是今天这本书《天生非比——家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的核心观点——

    人类的“心理特征”通过父母向子女传递的主要原因是父母的“养育方式”,而并非由“基因”决定。

    这本书的作者奥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被誉为“国民心理学家”。他作为儿童心理医生,精神分析专家,在临床中累积了大量的心理学案例。

    他还是《情绪健康五部曲》、《办公室政治》等畅销书的作者,同时他也是著名记者、电视纪录片制作人和主持人。

    在这本书里,奥利弗·詹姆斯列举了“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如何决定我们”的一些主要原因,我概括为以下四点,和大家分享和交流,分别是:

    1.我们和父母相像的原因

    2.我们的早年经历

    3.我们在家中的角色

    4.家族的传递性

    我们和父母相像的原因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结束了一天工作的你,回家时心情不太好,可能是上班时被上司骂了。这时候正巧碰到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这时候我们就很容易把自己的坏脾气发泄到孩子身上,把他们当作我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

    作者奥利弗·詹姆斯把这种将自己厌恶的消极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的现象,称为“我很好,而你不是”机制。和我们熟悉的“踢猫效应”道理很相似。

    如果我们只是偶尔“对孩子发脾气”,那就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但是很多父母经常性地、长期地反复如此,演化为一种发泄模式,孩子长期处于心理恐惧状态,“虐待”就这样发生了。

    作者认为“所有的父母都会在无意中对子女进行或多或少的虐待”,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虐待,只是程度不同。

    更严重的虐待是长期忽视、体罚或性虐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可能会患上各种精神疾病。有一句话叫做“父母皆祸害”,虽然极端,但是说出了一部分真相。

    还记得那个曾经很有名的“虎妈”蔡美儿吗?在美国生活的她,信奉的是“严厉的中国式教育方式”,一直采用“攻击性”甚至是带有“羞辱性”的方式培养女儿。

    她在自己的书《虎妈的战歌》中举了一个“训练女儿弹钢琴”的例子。

    她骂女儿是“垃圾”,不许她吃晚饭,威胁把“娃娃屋”拆掉,不买任何礼物……

    可想而知,在妈妈陪伴练琴的成长经历中,女儿“一直处于惊恐和受辱”的心理状态中,但又无力反抗。

    父母从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注这种“潜在性的精神毒药”,就算孩子长大后有所成就,也只能成为一个“精神痛苦的天才”。

    就像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从小被忽视,被溺爱,被指责的孩子,极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因此他们比健康家庭教育出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

    奥利弗·詹姆斯也提到:

    我们遭受过虐待,这些记忆带来的悲伤情绪,会顽固地留在我们的身体内,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这类情绪会在我们与身边人的相处中进行重演,包括幼年时与兄弟姐妹和其他同龄人相处,以及长大后与恋人、同时或是朋友相处。

    “重演”这个词非常重要,就是我们也会在对他人的模式中复制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这就是“虐待”导致“我们像我们的父母”的原因。

    另一方面,除了虐待,在我们的童年,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也会把性格中的积极方面传递给我们。

    “抑郁的父母会让孩子变得抑郁,而父母的关爱也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关心。”

    除了上面说的“虐待或关爱“这个因素,对于我们成长经历的影响,作者还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正应了那句话——“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就是“父母通过言传、身教、身份认同等行为机制,全然影响和‘控制’着孩子”。

    尤其是在年幼阶段,孩子为了获取认同和肯定,会完全复制父母的所作所为。

    通过“虐待或关爱”和“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两个关键性因素,我们成长为与父母及其相似的人。

    早年的经历对我们的影响

    在《天生非此》中,奥利弗·詹姆斯还提出:在“出生前”和“婴幼儿时期”两个关键阶段,受到的照料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皮质醇激素”的基线水平。

    这里说到的“皮质醇”,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对我们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实际上,皮质醇是人体内的一种激素。一个人皮质醇激素的水平,决定了他对待每件事的反应程度。

    如果皮质醇过高,即使外界很小的刺激,也会让人们反应过度,表现为敏感脆弱,焦躁易怒,“一点就着”。“皮质醇过低”则会导致我们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表现出冷酷、残忍、漠不关心。

    一个人的童年早期,是形成皮质醇的关键时期。

    在母亲的整个孕期中,产前的三个月尤为关键。如果孩子的妈妈在这段时间焦虑不安、抑郁甚至抽烟喝酒,那么出生后的孩子在7-10岁时患上“注意力缺乏症”、“多动症”,或者出现像乱发脾气这样的行为问题的概率都会大幅增加。

    而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尤其是在两岁前,如果他们得不到“有回应的照料”,比如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托管机构,或者母亲得了抑郁症,无心或无力照顾婴儿……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健全,就会变得缺乏安全感,冷漠,无法和别人建立联系。

    “对婴幼儿发出的信号进行敏锐地察觉,并随即作出回应”这一点被认为是儿童精神健康的根基。

    此外,如果在这段特殊时间里,父母感情不合,经常吵架和表达愤怒的话,孩子也会受惊恐,变得过度敏感,脆弱。

    无论遭遇的是上面哪一种情况,都可能养育出一个“问题儿童”。

    我们在家中的角色

    还记得那部经典的美剧“成长的烦恼”吗?它几乎包揽了八零后的整个青春,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回忆。这部剧里展现的就是一个典型的多子女家庭。

    15岁的大儿子迈克是十足的捣蛋鬼,不务正业的他经常让家里感到烦恼;14岁的二女儿凯萝是优等生,但学习优秀的她似乎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小儿子本是一个机灵鬼,有时与大人一样成熟的他实际还是一个9岁的孩子。

    ……

    现实生活中,在每家每户每天上演的的家庭剧,情节的错综复杂不亚于电视剧。

    我们都是家庭剧中的演员。我们各自会分配到什么样的角色,扮演什么样的人物,究竟是由谁决定的呢?

    本书作者奥利弗·詹姆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我们每个人的角色是由“家庭剧本”决定的。父母这个最关键的因素,其实才是幕后的剧作家。

    下面列举了父母身上这些互相交错影响的因素,正是它们决定了每个孩子出演的不同角色:

    1.家里的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刻,我们父母的婚姻关系、亲密程度、情绪水平,家庭的财政状况,家庭规模,居住环境,都是不完全相同的。

    2.每一个父母被问到时,都会宣称自己无比公平,对每个孩子都是付出一样的爱。但事实呢?比如一个孩子如果长相可爱或帅气,很自然的,会直接激发起父母的喜爱之情,由此产生的“偏爱”不可避免,这是显而易见的。

    有时候,这种偏爱是如此明显,给原本就敏感紧张的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关系,赋予了更多的火药味。

    除了“外表”导致的偏爱,还有一些隐性的因素,容易被我们忽视。举个例子,当某个孩子出生时,激发了父母童年经历中的被忽视感觉,这个孩子就会被“特别关爱”。

    3.孩子在家中的“排行”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老大、老二和后面的其他孩子,因为家中排行的位置,会不自觉地迎合父母的不同期望,来争夺父母的资源。

    4.还有一个“影响我们家庭中的位置”的因素是“性别”。我们都见过男人一旦沦为“女儿奴”,对女儿是那样的温柔小心。但爸爸们和儿子相处就表现得“粗暴”,把孩子颠来倒去。

    那妈妈呢?妈妈不可避免会把女儿当作“另一个自己”来对待。一些要强的妈妈通常会“严厉” 要求孩子上进。一到周末就送女儿来回奔波,在去各种培训班路上的,往往也是妈妈们。

    妈妈对待儿子,又是另一种风貌。如果一个妈妈在婚姻中得不到“满足”,就会把期望“投射”到儿子身上,让儿子背负伴侣的责任。

    前段时间网上讨论的比较多的“妈宝男”现象也与这个原因不无关系。

    对每一个单独的孩子,父母的养育方式都是特别的。这造就了每个孩子在这部家庭剧中的角色和定位。

    “家族传递性”的影响

    在这部家庭剧中,父母是主要“剧作家”,但是父母的养育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们的父母童年的巨大影响。

    在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负重前行,背负的“历史包袱”不只来源于自己的童年,还来自我们的父母,他们的童年经历对我们的影响。

    《原生家庭》一书的作者苏珊·福沃德就此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有毒”的家庭就像是高速公路上发生的连环车祸。这个“毒”从很早以前就埋在祖先的大脑里,然后如同“传家宝”一样,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

    当然,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也是。心理特征就这样通过一代代父母们的养育方式,在家族中传递下来。

    那怎样来打破家庭关系的这个“魔咒”,跳出家庭剧本的编排,让自己重新掌控自己的命运呢?

    1.从试着梳理出“自己在家中扮演的角色”开始。

    问问父母,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他们对你的看法是怎样的,然后想想,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被分配到这个“角色”的,上面提到的这些因素是如何在我身上产生影响的。

    2.在每次面对孩子时,提醒自己运用“成年人模式”做出真正的选择。

    对所有人来说,打破父母的养育方式中“消极的那一面”都十分困难,幸好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权利。

    相对于“成年人模式”,另外的两种模式,先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那就是“父母模式”和“孩子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可能会激起我们强烈的情感回应。

    比如“父母模式”就是模仿我的父母小时候对待我的方式;而“孩子模式”会受到童年相似经历的控制,逃避或者发脾气。

    只有“成年人模式”可以让我们不重蹈覆辙,保持冷静,寻求双方都认同的解决方式。

    3.而对于已经出现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的孩子,用“爱的炸弹”法来重建亲子关系。

    “爱的炸弹”法,被称为“重设3岁到到青春期儿童的情绪调节器”。用无尽的爱来“轰炸”心理上受伤的孩子,让他们感觉到对周围的一切拥有掌控权。

    具体做法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段和孩子的共处时光。在这段时间内,做孩子“想让我做”的任何事。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和孩子定好规则和界限,但是在“爱的炸弹”时间里,充分地让他们觉得“不论我想要什么,都能得到”。

    事实上,得到特权的孩子通常不会提特别过分的要求,相反地,他们会表现得充满爱意和关怀。

    回到日常生活中后, 他们的一些暴力,乱发脾气等行为,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4.求助心理医生。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到我们大多数人,来探究童年经历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

    直到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很多专家,尤其是基因研究专家,仍然坚定的认为,即使暂时没有任何相关基因被发现,但是“遗传性是正确无误的”。

    事实上,人的身高、相貌等生理特征是会毫无意外地通过基因,由父母遗传给子女。另外一些“根深蒂固”的心理特征也很难改变。

    人是“先天决定”还是“后天形成”,在心理学上一直以来就是有分歧的两派观点,多年来彼此争执不下。

    然而,通过《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这本书,我们可以找到一扇窗,发现过去,得以清醒的看待自己的位置。

    但是明白什么是无法改变的,就能专注改变那些可以被改变的方面,掌控自己和下一辈的命运。

    我们可以选择将好的独特的东西传递给后代,创造家族的未来,决定权在我们手里。

    就像作者奥利弗·詹姆斯提示我们的:“只需要相信这种观点,人的一些心理特征就能够发生巨大的改变。”

    改变从当父母的我们这一辈开始,就在此刻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任何人来说,摆脱“宿命”的战争都是一场奋斗终身的历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gb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