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教育读书
听马修斯先生谈“童年哲学”

听马修斯先生谈“童年哲学”

作者: 科慧讲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17-01-02 22:34 被阅读0次
    听马修斯先生谈“童年哲学”

    儿童哲学对我们大多数家长甚至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比较陌生,市面上有各种教育理论及经验类图书,但从教育哲学角度来探讨教育的书却很少,即使有些不错的,其受关注度也远远不够。今天向大家推荐这套关于儿童哲学的著作——美国儿童哲学教育家加雷斯.B.马修斯的“儿童哲学”系列书,有些专业,但并不是特别难读,十分推荐给愿意学习与成长的家长、学校教师以及做阅读推广的老师们。

    马修斯(Gareth B. Matthews, 1929年7月8日至2011年4月17日),在儿童哲学领域是有着世界影响力的大学者,近期三联出版社最新引进出版了他的三部关于儿童哲学的著作《哲学与幼童》(1980年)、《与儿童对话》(1984年)和《童年哲学》(1994年)。这三部著作可以说是为我们展现了马修斯先生作为一位儿童哲学研究学者对儿童哲学研究和实践的成果,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儿童,看待童年。

    《与儿童对话》台版的名字是《与小孩对谈》,这本书是马修斯在苏格兰圣玛丽音乐学校带领8-11岁孩子上儿童哲学的真实案例,把孩子们的对话过程一一记录下来,并分不同主题进行编辑成书,同时马修斯把自己对孩子的观察和对儿童哲学的研究观点都在书中进行论述。

    《与儿童对话》这本书因为早看过台版,所以这次这套中文简体版新书寄到我手中时,我首先读的是《童年哲学》,这也是马修斯三部著作中最后写的一本。我们曾经看过很多教育类的书,主体大都是儿童或教育方法,但极少有主体是童年的(我记得我只在一本华德福的书中看到这样的话“尊重孩子,尊重童年”,把童年本身的地位放到了它应有的位置。而正是这句话对我的教育观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当我拿到这本《童年哲学》,看到马修斯以一位哲学家的视角对童年本身的观察和思考,为我们清晰的呈现了一位哲学家的童年观。这是一本有些专业的书,总体阅读起来不算很难,但对我来说还是有几章读起来会觉得“头疼”,特别是童年理论与模型以及对皮亚杰理论的质疑那几章,我基本上是很粗略的看过去,明白了作者从他的童年哲学角度对皮亚杰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些实验的推翻性的观点。我对皮亚杰的理论看书也不多,希望学习儿童心理学的老师们可以看看这本《童年哲学》 , 看自己是否认同马修斯的观点。

    接下来马修斯就儿童道德发展、儿童权利、儿童健忘症、童年与死亡、儿童文学与儿童艺术等多个主题分别进行论述,一章一章看过去,真心为近些年中国大陆的各类畅销家教图书感到汗颜。这些章节因为是从真实案例出发,所以读起来不会觉得上头,反倒是常常有酣畅淋漓的感觉。整本书需要慢慢看,不太可能在这样一篇分享中进行深入探讨,下面只从我在阅读当时感触最深的几个章节进行部分摘引。

    我对儿童文学作品比较熟悉,而马修斯本人也是阅读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从儿童故事和小说中看到了儿童哲学的很多可能性。所以在看到他在几本书中都提到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时自己也感到很高兴。《公主的月亮》、《夏洛的网》、《青蛙和蟾蜍》、《不老泉》、《黄木偶和粉木偶》等绘本或小说在几本书中先后出现过。马修斯在“儿童文学”一章中专门探讨成人与儿童之间有没有可能发生联系。他列举专家“杰奎琳.罗斯”的观点,那可能也是很多成人(或专家)都秉持的观点,罗斯认为“儿童小说之不可能,不是说不能写儿童小说(这种观点很荒谬),而是说儿童小说勾连于一种不可能......这是成人与儿童之间不可能发生的联系”, 她认为,使成人与儿童在儿童文学里不可能发生的联系的那种东西,是成人与儿童之间所存在的“鸿沟”。 然后马修斯又引用了W.H.奥登的评论“有些书是很好的,但只适合成人阅读,因为要理解这些书必须以成人的经验为前提。可是,专门为儿童所写的书里是没有好书的。”然后马修斯从奥登的这段话引发出来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如何消解儿童与成人中的“鸿沟”的。马修斯给我们讲了两个故事,洛贝尔的《青蛙和蟾蜍》,史塔克的《黄木偶和粉木偶》,让我们看到,两位作者都没有诓骗人糊弄人,也没有捉弄人。“两篇故事以伟大诗篇般的简明性所提出的问题——包括迷人的哲学问题——是值得读者(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深思的。” 马修斯也在本章中提到,如果本着“诓骗读者”或者只为儿童来写的儿童文学作品都不可能是好书。(目前在中国校园里流行的很多儿童小说作品,从这个角度来看,都是属于糊弄诓骗孩子的,我个人认为,不是说作者故意而为,而是作者自身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深度不够,写不出更好的作品来,只能假说是为孩子而写作。我看过很多国外优秀的作品,作家们都称自己在创作时不是只为孩子而作。)

    听马修斯先生谈“童年哲学”

    再说另外一章“童年与死亡”,这章是从E.B怀特的小说《夏洛的网》和巴比特的《不老泉》(书中译为《塔克一家长生不老》 )谈起的。学校的老师和图书管理员都会有相关报告来记录孩子们阅读这些书的感受,它们大受欢迎。而《夏洛的网》一书,不仅在那些未经历过疾病和死亡威胁的儿童中间大受欢迎,而在那些濒于死亡而与疾病做斗争的儿童生活里,该书也享有特殊的位置。 米拉.布鲁邦德朗格在其研究白血病儿童的开拓性著作《林中儿童的私密世界》中提到了《夏洛的网》在白血病儿童中很受欢迎的现象, 而另外两位哲学家就为什么《夏洛的网》会在临终白血病儿童中如此流行进行了专门论述。马修斯从这些事情慢慢论述,最后以这样一段话结束本章:

    “即便有诸如《塔克一家长生不老》或《夏洛的网》这样的故事相助,依然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开放的胸怀面对儿童,而且还要有开放的胸怀面对那些我们成人也极难驾驭的死亡之思。家里有受到致命创伤或患有绝症的儿童,对父母的自负与虚荣是极大的威胁。如果我们能学会真诚应对这种威胁,学会以尊重和爱的心态应对这样的儿童,那么在自身成熟度的发展上,我们将会迈出一大步。”

    关于成人对儿童的尊重态度,马修斯在“儿童艺术”一章中就儿童的物品是否具有成人物品同等的价值的问题进行了很长篇幅的论述。他说,“儿童是人,完全值得拥有人在道德和智识两方面应当享有的尊重。他们现在是什么,将来会成为什么,均应得到尊重。其实,我们应当向儿童学习,让儿童丰润我们的生命。对儿童的眼光和儿童的感受形式敞开胸怀的父母和老师有福了,他们得到的是成人生命所匮乏的天赐厚礼。”

    马修斯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观点,今天的分享中就不做过多摘录,希望朋友们有机会一定看看原著,更完整更系统的去了解儿童哲学与童年哲学对于对于儿童成长的特殊意义。

    我相信,如果我们以更加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以更加尊重的态度对待童年,好的教育才会真的开始。

    陈科慧写于2015年12月28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马修斯先生谈“童年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kg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