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来,周之九鼎其实也不可能被运到山东泗水一带!
那么,唯一的结论是:周九鼎仍在洛邑!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周朝灭亡后秦国未能在洛邑发现九鼎?
很可能被东周君就地处理了!至于怎么处理的,不知道。或许是就地掩埋,或许是投入了洛河或涧河中。疑在涧水的可能性大。据《史记.楚世家第十》载:“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由此可知郏鄏为成王定鼎之地,其地就在今洛阳市内,中有郏水,即今洛阳之涧水。涧水应为郏水之音译。而且涧与泗字形近,真相可能是九鼎没于涧水,后人传抄过程中误为泗水。或许是东周公预料周朝必将灭亡,为不让九鼎落入敌手,于是决定就地处理,但无论是就地掩埋还是焚毁,都是项大工程,掩埋要挖土方,还要搬运,费时费力。焚毁也不容易,要融化这至少九十万斤的大家伙,得多少燃料?得多高的温度?融化后的青铜块也是件巨无霸,秦国人不可能发现不了这些痕迹,而这些在史书上竟然没一点记录。可能吗?相比较而言,就地推入涧水,倒不失为一个最简单便捷的方法。因此,周鼎沦于涧水,这是最可能的答案。即便是东周公将九鼎推入涧水,也要一支庞大的队伍,要完全保密,是绝不可能的。后人将九鼎沦于涧水记录在案,可那时没有印刷术,全靠手工抄写,抄来抄去,涧水就误抄为泗水。这或许就是司马迁《史记》言秦始皇求鼎于泗水信息的由来。
分析至此,周鼎在哪里或许有了答案。真相如何,有待考古发掘。
如果周鼎真的沉没于涧水,是否就能确定此九鼎就是大禹之九鼎呢?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周鼎是商鼎,这是确凿无疑的。史有明载,且周灭商,迁九鼎到洛阳时,曾公开展出商九鼎。
那么商九鼎就是大禹九鼎吗?
绝对不是。
为什么?
我们知道,“禹居阳城”(《古本竹书纪年》)。大禹曾和益共同治理洪水,大禹之后,“传”位于益。“后”是夏代帝王的称呼。益当了帝王,自然称后益,
但禹的儿子启不认帐,不称益为“后”而称其为“伯”。“伯”非“公、侯、伯、子、男”之“伯”,这五个爵位是西周才有的事。“伯”为五官之长。《礼记》:“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可见“伯”为当时的职位名称,为五官之长,相当于后来的相。大禹死后,传位伯益,故为“后益”。所以益、伯益实际上是同一人。
按《史记.夏本纪》的说法,大禹死后,将天下托付给益,启守丧三年后,益又将帝位禅让给启,自已僻居箕山之阳。“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
但《古本竹书纪年》却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说法:“益干启位,启杀之。”
说益干涉启即位称帝,启杀了他。
到底启是怎样获得天下的,益和启之间的关系怎么样,这一点留到以后再说。我们现在关心的是阳城在哪里。
从上可知,自禹之后,定都阳城的有二个帝王,这就是大禹、益。《古本竹书纪年》说“益干启位”,可见启在益称帝后自已也称帝,他的都城当然不在益所在的阳城。天无二日,国无二帝,启称帝自然引起后益的不满,于是“益干启位”,启就杀了益。司马迁的记载和《竹书纪年》的记载有矛盾。《史记.夏本纪》说: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到底哪一个符合史实呢,中国史籍中没有答案。
但《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和《史记》“五子之歌”提供了一条线索。据《尚书》及《史记》“五子之歌”记载,夏后启死了以后,他儿子太康即位,帝太康丢了国家,兄弟五人,游于洛汭,写下了《五子之歌》。“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史记》及《尚书》的记载有点莫名其妙。太康怎么丢了国家?失国这样的大事竟然一笔带过!?太康兄弟五人为什么又滞留洛汭?《五子之歌》又是一首什么歌值得笔之于史?
其实五子之歌中的五子是大禹后族。他们各自立国,最后却丢了国家,兄弟五人与母亲被迫流亡阿富汗十二年,在流亡过程中创作了《五子之歌》以示警。《五子之歌》实则为亡国之歌!
逃亡十二年后,第十三年,兄弟五人开始复国,与伯益后族展开了一场大战!双方的盟国有九个之多,大战的结果,双方最后几乎同归于尽,只剩下10个人生还,剩下的只有老弱病残与妇女!历史一下子被打到了所谓的母系氏族社会!最后夏后启在一片废墟中复国了!
这段惨痛的历史,祖先不愿意提及,司马迁也不知道真相。时间抹平了一切,历史几乎被后人彻底遗忘!
所幸有印度的《摩诃婆罗多》记录下了这段历史!
《摩诃婆罗多》记录的是一个五兄弟与老母流亡十二年,最后复国的故事。
主要内容与《五子之歌》惊人地一致!但《摩诃婆罗多》更详细!
在《摩诃婆罗多》中,奇武王死后,儿子坚战尚小,族弟持国把持朝政,称为持国王。而持国王是一个瞎子,般度族的坚战长大后,俱卢族的持国王不愿还政坚战,而想让自已的儿子难敌继承王位。坚战有大批支持者,建立了自已的国家,并举行了马祭称帝。后在与持国王的儿子难敌的赌博游戏中,坚战输掉了自已的国家,连老婆也差点输掉了。按照赌规,兄弟五人及老母被迫流亡十二年。在流亡过程中,难敌几次设计陷害坚战,火烧紫胶宫,坚战得到情报,从地道中逃走了;在流亡过程中,兄弟暗中积蓄力量,终于在第十三年与难敌展开俱卢之野大战,双方参战兵力达180万,最后只剩下十个人生还,几乎同归于尽。满目疮痍中,坚战最后称帝,此后五兄弟心灰意冷,在传位给弟弟阿周那的儿子继绝后,五兄弟遁世,出走大雪山,最后死于途中。
这个故事与夏后启和益,以及太康兄弟的故事惊人地一致!
这说明夏后启、后益的《五子之歌》所反映的历史与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的主要情节所指是同一件事!《五子之歌》是《摩诃婆罗多》主要情节的简化版!《摩诃婆罗多》反映的也是上古历史。只不过《摩诃婆罗多》将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以来的全部历史揉合到了一代人-----坚战的身上。这就是《五子之歌》与《摩诃婆罗多》的最大区别。
同时据《摩诃婆罗多》记载,坚战在位三十六年,后传位于继绝。而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是:“益干启位,启杀之。……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古本竹书纪年》或许将司马迁所说的“居丧三年”也算在内,减掉这三年,正好是《摩诃婆罗多》中记载的坚战在位年数36年。所以《摩诃婆罗多》中的坚战主要地近似于中国古史中的夏后启事迹。
《摩诃婆罗多》记载的坚战五兄弟揉合了中国史册记载的帝舜、大禹、夏后启及太康兄弟的事迹,它是一个复合体。我们不应将坚战框定为舜帝、大禹、夏后启或太康中的任何一个,虽然事迹以夏后启为主,但反映的其实是一个整体,即般度族。而持国、难敌则是俱卢族。掌握了这二点就行了。
般度族在哪?般度族即BOD。其实这二者就是巴蜀的音译。蜀在上古与“竹”同音。在南方有的方言中,蜀、竹、度是同音字。般、巴同音。所以般度族就是后世的巴蜀。同时bod,音同宝敦,宝敦就是现在发掘的宝墩文化一带所在地。宝墩,就是般度、BOD、巴蜀的音译词。
而持国一族的俱卢族,就是《山海经》中的臷国。俱卢族的持国也是臷国的音译词,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据《山海图》和《海经方国》复原图,俱卢族实际上就是《山海经.中次十一经》倚帝山的狙(qū)如族。据《山海图》复原图,其地在今贵州东南部。
根据《摩诃婆罗多》,夏后启(坚战、后照)属般度族,也就是巴蜀族。所以夏后启失国应是逃到了四川宝墩一带!并在宝墩积蓄力量十二年,最后联合其它国家与伯益及其盟国展开了上古世界大战。最终夏后启战胜伯益称帝。由此可见,伯益所在的贵州应该就是大禹的都城所在。俱卢之野大战后,夏后启又派兵征服了四方。据《山海经》,夏后启到达了两河流域、兴都库什山脉,在兴都库什山脉的大运山舞九代。由这一点可以肯定,大禹和夏后启实际上统治了整个亚洲包括北非!
据此分析,大禹的都城要么在绵阳,要么在贵阳!
另外据《摩诃婆罗多》记载,持国的都城在象城。象城在哪?象,湘也。俱卢族的持国为伯益一族, 即《山海经.中次十一经》倚帝山之狙如族。其中心地域也在贵州东南,与湘接壤。倚帝与益帝(益称帝,是为益帝),俱卢与狙如,象与湘,其实都是同音互译词。所以《摩诃婆罗多》中的象城必然在贵州东部和湘西一带。
另外据《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此节经文中的“蛇”实读粤语的ji。证据?《海外南经》明确说了:“南山在其东南。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意思是自南山以东,那里的人称虫为蛇,却把蛇叫作鱼。也就是说上古蛇、鱼是同音字。现在粤语“蛇”也读yi,是可为证。所以上古蛇、鱼、彝其实都是同音字。
《海内南经》“其为蛇青、黄、赤、黑”说的是上古彝人有四支,分别为青彝、黄彝、赤彝、黑彝。黑彝,也要读粤语的haak ji,而“夏禹”之粤语恰与此同音。所以,夏禹实为黑彝,黑彝就是夏禹,夏代之所以“尚黑”,原因就在于此。据《山海图》复原图和《海经》复原图,黑彝(黑蛇、夏禹)就在今天的贵州!
《海内南经》的“巴蛇食象”,说的就是逃到川西的夏启成为巴人吞并了象城(湘),这就是《摩诃婆罗多》说的“俱卢之野”大战。俱卢之野就是狙如之野,据《山海图》复原图,其地就在现在的贵州东南和湖南一带。
我们知道,国都和九鼎是在一块的。夏后启战胜伯益后自然得到了大禹九鼎。此时的夏后启必然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迁都,要么迁鼎。夏后启是怎么做的呢?据《博物志》卷九记载:“昔夏启筮徙九鼎,启果徙之。”所以,夏后启肯定是是迁伯益九鼎了。
问题是夏后启能迁多远。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周灭商时,在平原地带迁商鼎时才迁了不到35公里。
伯益在贵州东南,那可是高原山区。夏后启又能迁多远,所以夏后启即使是迁鼎,也必然就在倚帝山附近。而且他很可能像周初那样,另营新都。
这个新都可能就是斟寻。
据古本《竹书纪年》:“桀居斟寻。”可见到夏朝末年,夏桀是居斟寻的。斟寻在哪?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挖遍了华北,就是不见夏朝踪影。其实,夏朝起源于中国南方。斟寻,源于帝喾之子仲熊所封国。仲熊、斟寻与《山海经》中的张宏、穿胸实为一国,上古粤语实属同音互译词。
据《海外南经》,穿胸在臷国的东面,而臷国在贵州一带,所以,仲熊、张宏、斟寻、穿胸其实就在今天的云贵以东,即湖南、江西、两广一带,而且夏代的斟寻很可能在湖南与两广之间!
这可真是大跌眼镜!
真的是这样的吗?
为什么《穆天子传》说周穆王:“东游於黄泽,宿于曲洛。……丙辰,天子南游于黄□室之丘,以观夏后启之所居。乃□于启室,天子筮猎华泽,其卦遇讼 ……乃宿于黄竹。天子梦羿射于涂山,祭公占之,疏□之□。乃宿于曲山。壬申,天子西升于曲山。□,天子西征,升九阿, 南宿于丹黄。斋。戊寅,天子西升于阳□,过于灵□井公博。乃驾鹿以游于山上,为之石主而□实干。乃次于洹水之阳。吉日丁亥,天子入于南郑。”
从《穆天子传》的这段记载来看,夏后启却是居于南郑附近啊?这怎么解释。南郑在哪,一可能是现在陕西南郑,二是可能是四川南充,三可能是四川阗中。其实《穆天子传》中的“夏后启之所居”是夏后启复国前的“所居”,不是复国后的国都所在。复国后夏之都城就在斟寻,即黔东南--湘西--江西一带。
这才是真正的夏朝国都所在!历史学界和考古界整个找错了方向。
俱卢之野大战是夏后启复国的转折点,这段历史发生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俱卢之野,在《山海经》中就是“狙(qū)如”之野。其地就在《中次十一经》倚帝山一带。《中次十一经》载:“倚帝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状如鼣(féi)鼠,白耳白喙,名曰狙(qū)如,见则其国有大兵。”倚帝,就是益帝(即益)的音译;这里的“白耳”,粤语就是伯益,实为伯益的图画表音;狙(qū)如也是俱卢的音译,“见则其国有大兵”,表明了这里曾经是大战的地方。这里就是夏后启复国的主战场。
据《摩诃婆罗多》记载,有18个国家,共180万兵力参战,战争蔓延到了西亚黑海一带,双方使用了很多神秘的武器,最后同归于尽。这完全是一场4000多年前的世界大战!
俱卢之野大战,亚洲几乎被毁灭,只剩下寡妇和老弱病残!幸存下来的人流传下了这段历史。在中国,散见于历史典籍中,在印度,则被汇编成了《摩诃婆罗多》。
这场大战几乎将人类打到了石器时代!文明从此倒退!
从《山海经》和《摩诃婆罗多》可知,大禹时文明的中心并不在中原,“禹居阳城”,阳城要么是贵阳,要么是绵阳,总之在大西南和中国南方!大禹九鼎也应在大西南和中国南方找。无论如何,阳城绝对不会在历史学家所谓的山西,堪寻也绝不会在山东。
真相如何,有待考古发掘。
既然现在找不到大禹九鼎,《山海图》的复原还得依靠破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