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该有的样子

教育该有的样子

作者: 栗子的栗_1a02 | 来源:发表于2023-02-18 07:38 被阅读0次

教育该有的样子:轻轻地、深深地、常常地……

“轻轻地”育人、“深深地”学习、“常常地”坚持,如此勾勒出学生聪颖、老师晶莹、学校丰盈的教育图景。

偶然听到一位老师讲如何高水平赞美一个人,她提到3个词让我很受触动:轻轻地、深深地、常常地。

什么叫轻轻地?就是赞美的时候,不要给别人造成负担,赞美的表达一定要简洁。

什么叫深深地?不是话要多重或者多长,而是你要表达出来对方的优点已经嵌入到你的生命当中,它使你发生了改变。

什么叫常常地?说白了,就是养成赞美的习惯。从今天开始给自己提个要求,任何场合、任何场景,我们都要给别人一个正反馈,因为利他也是利己。

轻轻地、深深地、常常地,不断咂摸这三个词,它们只是在说赞美吗?

浸泡在教师岗位的这些年,我们其实一直沉潜于一种“轻轻地、深深地、常常地”的教育意象:“轻轻地”育人、“深深地”学习、“常常地”坚持,如此勾勒出学生聪颖、老师晶莹、学校丰盈的教育图景。

一是轻轻地:

一是声音要轻,二是动作要轻

在班级里,我们能够发现,凡是老师平时说话不大声、不急躁的班级,孩子们活动常规、行为习惯都会表现得更有序,甚至这个班级孩子的精神面貌也更加明亮,与人交流沟通有礼有节。

“音量”是教师教育行为中需要关注的细节,老师要对自己的声音有“掌控感”,绝不能滥用自己的声音。

科学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室中的讲话音量不宜超过70分贝,长期处于高音量环境的儿童反而不易集中注意力,学习的兴趣和耐心也会减少。

从某种意义上说,声音是教师实施教育的一种工具,它也是一种教育资源。

在动作上,我们依然主张“轻”,这种轻不仅仅指老师对学生的肢体接触,还有老师平时的一举一动,比如课堂上的走步、关门的动作、拿取物品的声势……轻轻地,你走了,正如你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你可以留下一片云彩,这片云彩代表着:素养的本质是种体贴,它往往体现为对旁人的不打扰。

对细小的声音,侧耳倾听;对巨大的声音,保持质疑。轻声的教育不是轻慢的教育,当中反而折射出对深层人性的郑重和关照。

生命有不能承受之轻,儿童有不能承受之重,轻言轻行,言传身教,我们“轻轻”,因为我们把儿童看得“重重”。

二是深深地:

教师要打两口井,一是通向儿童的心灵之井,二是通向教学的育人之井。

再回到那位老师解读的赞美公式:赞美=发现并指出对方的独特行为。

这当中有两个技巧,一是从差异中发现赞美的内容,二是赞美行为,而非赞美天赋。

如果往教育上进行一下对应的话,也许前者就是在对应心灵之井,后者就是在对应育人之井。

向儿童心灵的深处漫溯,我们发现每个孩子人格完善的境脉不尽相同,从而树立“每一位学生都是美丽的不同”的学生观,相信基础教育的使命就是在尊重“不同”基础上“给孩子留下明亮的心”(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语)。

向教学路径的深处漫溯,我们不断寻找让儿童“诞生精彩观念”的方式,从而梳理出自然生长课堂五要素,即“基于关系的相遇与对话、基于自主的探索与发现、基于合作的互动与体验、基于理解的分享与表达、基于发展的激励与评价”,相信想更好地育人就需要不断追问:我们该怎样为儿童的幸福前行设计或铺好“跑道”,让儿童在“跑道”上行走得自由而规范,快捷而有效?(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语)

深深地,就是不断去想,这件事应该怎么样?还可以怎么样?变更好会怎么样?然后尝试着做下去。

我们说教育不是铸造高深的大道理,而是促成实在的小善意。但是小事不意味着浅薄,小事,依然值得认真对待。

深深地,就是不断去想背后的背后,前方的前方。

也许,教育就是在大和小里头穿梭,在近和远之间涤荡,在高和矮当中徜徉。

三是常常地:

坚持=常常地+长长地

前者指时间的频率,后者指时间的长度。

常常地,意味着你对一个孩子好,是每一天都对他好,每一天都用行动对他好,每一天都让他感受到你在用行动对他好。

常常地,意味着你对自己的高要求不局限于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意味着你要付出和惯性、惰性、随性搏斗的代价。

常常地,意味着坚定了方向之后,就要以一种宇宙式的乐观主义精神面对外界所有声音——质疑的、嘲笑的、批评的。

“常常”,既在宁静江海,又在热闹红尘,不因时空更迭而变换,不避喧嚣,不受干扰,反而因为这样的坚守而形成特殊的张力,让我们因为这样的坚持而使教育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

把“常常”的时间颗粒串联,我们就得到了“长长”的价值项链。

有常,让我们的教育有长。

前段时间听了一场全国“立德树人”方面的优秀案例研讨会,几乎每个分享者都在轻轻表达,没有大声吆喝的,没有大张旗鼓的,大家都在沉静中赓续着教育的生动、生命的律动。

主持人、分享人、总结人们的表达都在注解什么叫胸有万卷,笔无点尘。这让我内心很受震动。

大家都在轻轻地、深深地、常常地做教育、说教育。

大概教育就应该是轻轻的、深深的、常常的事业吧。

相关文章

  • 教育本该有的样子

    在加拿大生活工作这么多年年,很多东西从不知道、到了解理解、到认同支持,心理变化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美加,教育也...

  • 好的教育该有的样子

    教育家李希贵校长曾谈及对教育的看法。 他认为,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夸大了教育的作用,也过于看重学校所能发挥的作用。 ...

  • 有的样子

    基地应该用什么样子,面对自己的员工;基地该用什么样子,面向外来的师生;基地该用什么样子……我并不肯定 只是我眼中,...

  • 这才是爱情,最该拥有的样子!

    一晃,结婚三十余载,他们在锅碗瓢盆的声声喧闹中,养大了两个逃离小镇的孩子。残缺的水瓢,缺了口子的瓷碗,多年使用磨得...

  • 教育也许应有的样子---北京感悟集

    现在,正在再次赶赴北京的飞机上,开始写这篇文章。文章主题来自半个月前,同样在北京与一位教育公司老板的对话,他阐述了...

  • 【教育叙事】这才是你该有的样子

    第二节下课,从二班出来。 “老师!”身后一个声音传来。回头看,是澍。 应了一声,继续向前走。 “老师——”还是他的...

  • 教育笔记|谭维智.互联网时代教育时间运行方式的变化

    本内容来源于:谭维智.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时间[J].教育研究,2017 互联网时代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教育需要做的是...

  • 我的教育我的路,家校共育的精彩故事——网上学习记录

    家庭教育不是去教育,而是去还原。我们要让家庭教育变得质朴,变回它原来该有的样子。让所有父母,有重新审视生命的自觉,...

  • 规则之下103

    夜景黑色调/作 “还能有什么。无非就是女人生孩子,男人该怎么教育孩子,该怎么给老婆孩子一个好的生活。就是这样子。”...

  • 该有的样子

    做一名医生该有的样子! 医生不收病人! 指望谁收病人! 不想收病人! 就别挣医生这份钱! 别分刮我们的钱! 请离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该有的样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np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