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亦有道
孩子成长原理之——视觉优先原理

孩子成长原理之——视觉优先原理

作者: 迟玉龙 | 来源:发表于2021-01-26 14:58 被阅读0次

    孩子是按他“看”到的去做的。

    1、孩子出生时,他的大脑里除了生物本能智慧之外,关于“人”的一切知识量是零。

    好比是一台电脑,只有硬件,各种软件都没有,要想正常使用电脑,必须安装一些软件。

    2、语言是一种间接工具,孩子通过语言来理解领会成年人指代的事物,前提条件是(1)孩子大脑必须先有词汇以及词汇所指代的事物的知识,(2)孩子得先有关于事物的背景知识。这两者孩子都没有,那孩子是怎么听懂大人的话呢?(蒙台梭利的困惑)。

    譬如跟孩子说“吃饭”的时候,要同时做出动作,让孩子看到吃饭的动作,如果只说“吃饭”,不做出“吃”的动作,孩子就理解不了什么是“吃饭”。

    孩子一出生压根就没懂语言。

    3、孩子大脑通过“看”,把视觉画面、情境以及声音三者结合在一起,整体输入大脑进行存储,语言声音只是提示信号,当再次听到这个声音时,大脑会自动调取与该声音相联结的视觉画面来应对相应的生活情境。事实上,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语言的意思,这就给了成年人一个假象,以为孩子理解了语言的意思,因此过多地使用语言来教育孩子。

      譬如跟孩子说“香蕉”,代表了一个声音,孩子大脑最初不知道“香蕉”是什么东西,妈妈说“香蕉”这个声音的同时,拿出香蕉让孩子看,孩子把这个声音,跟这个形状的物品,并且可以“吃”联结在一起,存储在大脑里。妈妈再次说“香蕉”时,声音只是一个提示信号,孩子把大脑中的图片提取出来,理解了什么是香蕉。

    4、孩子在学习接收语言词汇时,如果没有看到该语言词汇所指代的具体、有形事物的画面,原则上,他就无法准确领会该语言词汇所指代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因此单纯通过语言的方式教育孩子,会导致孩子在语言逻辑层面上好像“理解”了家长所说的“道理”,但是,在事实层面上,也就是在“真知”层面上并没有理解,也就是孩子根本不知道家长在说什么,导致孩子无法“做到”。

    譬如跟孩子说“必须有坚强的毅力才能学好”,孩子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啥叫“毅力”?啥叫“刻苦学习”?孩子根本听不懂,无形的东西对不上号,并且孩子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中国现在的学校教育大都是这样教育的,中国学生都在背、写、考试,考完了啥也不会。外国学生学知识之前必须先做实验,然后老师再根据实验的场景进行讲解。

    5、孩子是按他“看”到的世界(不是听到的)去认知事物、认识生活、体会道理的,进而在他的大脑中构筑关于金钱、名誉、地位、成功、工作、爱情、家庭、孝道、学习、友谊等等的观念。然后他又根据这些观念参加与环境的互动,因此大体而言,什么样的环境就造就了什么样的孩子。

    爸妈教育孩子“慷慨”,父母必须慷慨。

    你怎么对待爹妈,将来孩子就怎么对待你,不用教孩子怎么孝敬父母,你怎么对待父母,孩子都看到了。

    家里有人在打麻将,孩子看见了,爸妈说“好好学习,看什么看?”如果这样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能好好学习,太阳得从西边出来。

    6、富裕家庭长大的孩子与贫穷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在人生诸多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别。

    中国父母艰苦奋斗的时候,孩子没看到,孩子看到的都是你吃香喝辣的。董子明的玩具超过150个,每个都300多元钱,有人说“你爸赚钱不容易,别乱花钱”,他说“我爸赚钱太容易了,他说‘别打孩子’就赚钱了”,他高度概括了爸爸的职业,《家长课》的核心就是“别打孩子”。

    穷家子弟跟富家子弟看到的不一样,所以他们理解的也不一样。在这个土壤中只能长这种生物,如果比尔盖茨的孩子知道节省,就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我们的孩子从小看到的跟我们从小看到的不一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成长原理之——视觉优先原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pg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