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公众号 小马哥大国学工作室
“历史周期律”问题真是个值得思考的大问题,但历史上王朝衰亡之前,总有种种预兆。此种预兆,并非谶纬之说,诸如彗星过野、牝鸡司晨之类,而是可察、可改之现象,多因人事而起。
第一种绳子是主弱臣强。君主年龄太小,必然暗弱无知,东汉末年的那些小皇帝都是五六岁就被抱上皇帝的位置了,这么小的孩子,还是吃和玩的年龄,对国家大事,人伦政治军事之类根本就不懂啊,怎么能处理政事呢?肯定会大权旁落啊!
有的皇帝或耽于声色,纵欲无度。出了名的淫荡君主商纣王创造了酒池肉林的糜烂成语;晋武帝司马炎在后宫中弄了一万多人的嫔妃,弄个羊车拉着,走到哪个妃子门口,就在哪个妃子那里睡;南朝的陈后主,南唐后主一个喜欢玩音乐,一个喜欢玩文学,国家大事撂在一旁。文学和音乐不是不好,是皇帝把投入的时间太多,导致国家大事不好好考虑了,还有会提拔一批没用经世致用本领的人作为大臣,时间长了,国家机器的运转必然会出问题;有的帝王玩物丧志,继而神器旁落。
比较典型的像明木匠皇帝朱由校。魏忠贤专门挑着这位木匠天才木匠专心致志做木工活儿的时候进来汇报国家大事。皇帝一听,我正忙着呢,不能分心,干脆你来替我拿主意就行了。时间长了,权力转移了,大臣们明白了怎么回事,当然对魏忠贤就特别恭敬了。
有的臣子有托孤之功,有的则是战功累累,声望入云。为了篡权,往往这些臣子会广结人脉,培植党羽。忠于君主的人会被杀伐流放,阿谀小人粉墨登场,于是祸起萧墙。当然了,像燕王朱棣这样的,当年军力第一,借着靖难的幌子,道理上实际说不过去,我就硬抢,于是硬生生地把皇帝的位子从侄子那里抢了过来,然后就成了明成祖。
第二条绳子是君主过强。君主过强则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凡事一意孤行,导致民力衰竭,秦始皇、隋炀帝之事也。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郡县制,多牛啊。但就如杜牧《阿房宫》中所说的,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大兴土木,修宫殿,连长城,秦朝二十年亡国了。隋炀帝和秦始皇一个问题---“雄才大略”,太雄才大略了,三征高丽,开凿大运河,百姓不堪重负,隋朝也二十年亡国了。
第三条绳子是内宫外戚宦官小人把持朝政。此类人久居帝王身侧,然见识多浅陋之辈,所求者,个人之利,家族之利,故而视天下苍生而未见。顺其意者,封官进爵,逆其意者,烹脔鞭锤。小人之辈多追随捧吹,正气消泯,民怨沸腾。秦赵高之祸,汉末宦官之祸、外戚之祸并起,唐末宦官随意废立皇帝,甘露之变,大臣被屠,朝纲混乱,天下危倾矣。
第四条绳子是朝廷之内,朋党相争,勾心斗角,内耗不已。任你天才高逸,也不得不随波逐流。伟人所说: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此真乃大智慧之语。然唐朝牛李党争,宋朝新旧党争,明朝阉党与东林党争,皆旷日持久之内耗,于国不利之甚。唐朝时期牛李党争夹缝中生存最痛苦的著名人士李商隐,脚踩牛李两只船,反而被双方所记恨,一辈子郁郁不得志。
第五条绳子是仕途堵滞,优异人才无晋升之渠,故沉沦民间。而权贵久居高位,裙带安插,遍布朝野。无德无能者,久居高位,必至于糜烂,有德有才者,久居人下,必至于起事。其如南朝士族门阀制度简直把要职全占领光了。不光占领了大大小小的官职,连结婚交友都要看对方的家谱,这是中国阶层固化的最高峰。元朝建立后,对科举这事没意识到重要性,说不定那年举行一次科举,知识分子地位急剧下降,从士农工商的第一阶层,变成了“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的老九,原来“臭老九”的称呼就是从这里来的啊。还有像洪秀全当年如果中第了,哪里会有后来折腾得清朝差点断了气的太平天国啊?孙中山当年进谏李鸿章的时候,李鸿章即使不听孙中山的建议,给一个要职,孙中山公务缠身,忙得脚不沾地,哪里有时间去琢磨推翻清政府啊?!
第六条绳子是用法过甚。严刑峻法之下,人人惶恐不安。略一疏忽,大罪临身,不得已揭竿而起。其如秦末,陈胜吴广事也。按照法家考虑的角度,如果按照现在的法律你还不能达到我的要求,那就再加重法律的惩罚程度,依次螺旋式上升循环。这招一开始管用,但按照这个逻辑,最后犯罪的不就是个死吗?如果他连死都不怕了,这事就收不了场了。陈胜吴广耽误了工期,如果只是处罚一下,他们也就忍了。现在耽误了工期也是死,造反也是死,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那就起义造反吧。没想到,他们俩一咋呼,跟随的人成千上万,于是秦朝亡国了。
第七条绳子是吏治不严,大小官吏无官不贪。辅之以奢靡成风,则财富集于上流,民生凋敝,困苦不堪。稍有风吹草动,即有饥寒之色,略有天灾,几有性命之忧。干柴油草,只待火星。治国必治吏,吏治松散,贪墨横行,小民不堪其苦,此乃割自身之内脏以厌口舌之欲也。这种情况,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中都表现的特别逼真,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对贪官污吏也刻画得淋漓尽致,清末的官场小说也写得很入骨。但可惜的是,官僚阶层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利益群体,他们谁也代表不了,只代表他们自己的利益。
第八条绳子是人心混乱,无统一之内在秩序道德,或有异端兴起,则天下君主更替、分野之势必现。如果一个王朝想长期统治下去,必定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中国在历史上形成了外儒内法,济之佛道的统治思想,对外来的宗教和民族都有着强大的同化能力。如果没有统一的思想,也就是主旋律,人心不齐,必定大乱。东林党人顾宪成在野,凡庙堂以为是者,皆以为非;凡庙堂之以为非者,皆以为是。于是,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就撕裂了。
第九条绳子是邪教兴起,而民间、官吏无报者亦无查者,久而成势,一朝发难,天下大乱。即使不至于变换王朝,亦伤筋动骨,国库空虚。东汉有太平教黄巾军之事,五斗米教之事,元末红巾军借明教之事,清末有白莲教之事、洪秀全拜上帝教之事,足以为戒。
第十条绳子是战备不修,以至虎狼窥视,伺机而动。或穷兵黩武,一味贪大求多,开疆拓土,至于民生凋敝。宋朝过弱,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打仗之前皇帝还要把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好,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来打仗。更要命的是,宋朝对外来入侵,采取的一直是被动防御。比如种树,树木之间缝隙很小,让敌人的马跑不起来,比如挖沟引水,让你骑兵跑不动。这些办法只能拖延敌人的进攻,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导致强敌环伺,外患不断。
你看汉武帝,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出去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弄得匈奴也很被动。李世民运气比汉武帝好得多得多。汉武帝打了五十年,加上后来东汉的窦固窦宪才把匈奴干趴下,跑到西亚和欧洲去折腾了。李靖趁着大雪,从阴山小道偷袭,一下子把突厥的颉利可汗给解决了,唐朝的疆域一下子扩展了一倍,从长城一线,一下子扩展到了整个西伯利亚。但唐玄宗就不太一样了,任用少数民族将领安禄山之类,疆域不断扩张,但扩张了又不能长守,安史之乱后,中央空虚,从边疆调回大批兵力救驾平叛,唐朝的疆域一下子又回到了唐初期的版图。
第十一条绳子是不备灾年之虞,不能抵御水旱之胁。一旦水旱蝗灾肆虐,百姓无粮,必因食而乱。历代起义,百姓没有饭吃,是压垮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啊。中国的老百姓,只要还有一口饭吃,真不想去冒险。
第十二条绳子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土地私有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必然会越来越大。一旦皇亲国戚、文臣武将们大肆收敛,就会让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那就掀翻桌子重来。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这十二条绳子如果可以解脱,则保境安民,上下和谐,国可称为小治,民可称为小康,然仍未至于大治,民亦未至于大康。所谓大康,君明臣辅,道德入心,吏治清廉,小民渐富,人心思安。然文事者,必以武事备之。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教化蛮夷,使之归服也。至此则天下和谐,各有所安,渐入大同大康之境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