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必须克制的态度
作者:锦
前几天承水怪赠票,去看了电影《嘉年华》。这是一部极具勇气,艺术上也颇为出色的电影。我已经记不起上次在电影院看到对社会问题有观照的电影是什么时候了。
导演文晏在映后提到她所选取的第三人(酒店服务员)视角,是一种旁观者的位置,极为克制。这种“克制”在电影中非常明确,没有直接表现会长性侵小女孩的过程,没有受害者哭天抢地,没有父母的申诉,唯一一个称得上激烈的情绪时刻,是耿乐饰演的父亲在看到医院召开发布会说女儿并没有被侵害后,试图上前和医生理论。那是一个远景。电影里甚至没有侵害片里常见的刻板人物,如果想想最常被提到的《熔炉》和《素媛》,首先会想到其中令人不寒而栗的坏人,和极其无辜的好人。
《嘉年华》里,每个人都陷在自身生活的困境之中。小文父母有不如意的婚姻,这是他们疏于关怀女儿的原因。小米从小流浪各处,以自保为本能,所以不愿相信律师。酒店老板算是个比较规整的反面形象,不想惹麻烦,就藏起了视频证据。所有人的困境织成网,小女孩们再也逃不出去。造成她们悲剧的是性侵者,也是所有人。
看完电影和沛沛吃饭,我们自然讨论了起来,提到了电影的风格,克制。有很多评论说这就是中国的《素媛》和《熔炉》,但两部电影的风格差异太大了。看《素媛》、《熔炉》会痛哭,但看《嘉年华》更多的是叹气。《素媛》、《熔炉》是这样一种电影,完整地展现了美好被撕裂的过程,有一个确切的反派,有一整套体制的压迫,有一方坚持对抗的力量。无论结果如何,任何一种情绪,对美好的同情,对反派的痛恨,对坚守者的感动,都得到了有力的释放。观众内心,也因为观看这部电影,完成了一次伸张正义的过程。
这与《嘉年华》的克制,并无优劣之分。而我在想,克制固然是导演的审美偏好,但同时,它几乎是唯一可能在中国实现此类题材的方法。因为我们反抗的对象是缺失的。有伤害发生,就有施暴者,而施暴者不可描述。《嘉年华》里的施暴者是着墨最少的一个角色,只有前后寥寥几个镜头,几乎可以认为是符号。他是“商会会长”,其中一个受害小姑娘的父母的朋友。而文晏最初对这类题材感兴趣,是看到各地当时被广泛曝出官员、校长性侵幼女的新闻。权力者被置换成了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坏人”。即便如此,施暴者的面目仍然是模糊的。他没有像《熔炉》中的那个肥头校长,缓慢露出猥琐又骇人的笑容,定格成经典的加害场面。他无法被记住。
故而无从指责,无从怪罪。母亲只能骂女儿,以后不要再穿浪荡的衣服。父母相互埋怨,“如果不是你想和会长套近乎,怎么会让女儿认他当干爹?”阻碍律师取证的是酒店服务员和老板的自私,而警察的干涉被匆匆带过。人性的弱点如泣如诉,可真正的恶呢?真正的恶是故事的背景,还走不到舞台中央。
一旦指认出恶,必然要求指认出恶的原因,完成对恶的惩戒。你必须说出魔鬼的名字。但我们生活在不允许魔鬼存在的次元里。
当看到医院造假,医生对媒体说两个小姑娘并没有受到侵害,观众憋屈的情绪到了一个极值。小文父亲几下无助的挥手,除了自取其辱之外毫无用处。但很快镜头一转,以画外音的方式告诉观众,施暴者被抓了,干涉案情的警察被抓了,造假的医院负责人也被抓了……仿佛有一个全能的天神,于无声处主持了正义。而这天神是谁,如何主持了正义,就和这恶一样,没有来处,没有身影。
中国的观众,早已学会脑补电影。一看到这里,观众席马上有人私语,“删的还挺多”。我们习惯了这种表达方式,心领神会,生怕导演不知道“我懂的”。
电影的克制是一种“职业”的创作态度。它抗拒直诉苦难的悲情,谢绝沉溺于悲伤,甚至是体面的。它可能是我们唯一能保留尊严的方式了。在这一点上,对导演有极大的尊重和敬佩。
没拍出的那些呢?专注的哭泣,彻底的愤怒,以及决绝的反抗,最终迎来胜利。这些我们没在电影里看见过,也没在现实中实现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