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暮潇潇诗文狼头长啸李树身的简书专栏
“从左或从右”横写横读汉字之趣谈

“从左或从右”横写横读汉字之趣谈

作者: 李树身狼头长啸 | 来源:发表于2018-10-08 00:26 被阅读1次

今(8日)天,是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到京访问首日,笔者循规蹈矩,避而不置喙这个“敏感话题”,就改而尝试舞文弄墨,闲聊趣谈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与网友共娱同乐吧。

史载:中国古代商周时期,是在甲骨(龟甲和兽骨)上从上到下雕刻占卜文字。到了战国至魏晋时代,则是用削制成的狭长竹片(称为竹简;也有木片,则称为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并开始使用毛笔、墨汁在“简书”上从上到下书写文字。到了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源头。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从此便逐渐普及使用起来。但仍然沿袭着几千年形成的习惯,也在纸上从上到下书写文字。

在上述这个五千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国人书写和阅读汉文字,必然全是从上到下竖着来写来读的。

史载: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学习西洋文化,便开始在汉文里引用外文来书写阿拉伯数字和使用新标点符号,但是在竖写汉字时就显得很不方便了。于是知识界开始提倡汉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并力主改变传统的从上到下竖写排列的书写方式,改用了横写排列书写方式。可是,由于中国人没有横写的习惯,而且大多数人是右撇子,所以便开始形成了从右往左横书写、从右往左横着读的方式。所以从1909年开始,我国便有了用“横行”排版的书,它就是提倡文字改革的刘世恩写的《音韵记号》一书。刘世恩在书中讲解拼音方案,说是“无师自通,兼识汉字”。

史载:从1919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人又改为从左往右写字和阅读。实际上,在五四运动以前也已有人倡导从左往右写字,但没有能够形成大面积推广运用。直到“五四运动”后才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思想运动后,终于改变了几千年的文风和形式,从此开始盛行从左往右的写字和阅读形式至今。

笔者叙述了中国文字的书写和阅读改进过程,实则应是本文(喧宾夺主)长长的“引言”,而本文也只有通过如此长长的“引言”,方能进入正题《从左或从右横写横读汉字之趣谈》。

                                                             (本文配图:来源于百度网  鸣谢原创作者)

“成功不必在我”——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老子》,后来由著名文学家胡适在《1932年胡适话赠当年的大学毕业生》一文中提到:“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唐捐:白白浪费)。”

近年来,一些地方有人将“成功不必在我”这句作为谦逊的励志语,大书特书地做成大型广告招牌,悬挂于繁华大街高楼之上或高矗于高速公路旁边十分引人注目的地方。可是久而久之,这句话在至今仍习惯于“从右到左”横着写字读书的许多“海归”中国人眼里,其本义就变成了相反的“我在必不成功”,成为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谈。

这种趣谈,其实在文人骚客的楹联出答娱乐活动中,司空见惯,枚不胜举。比如,有一文人骚客出了一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读出来的音和义居然完全相同。求对下联。一时之间,竟难住了若干“唐白虎”、“祝枝山”之类的风流大才子......最终,还是有高人出手应对并一鸣惊人:“日照老人人老照日(注:山东日照市)。”此下联虽貌似泛黄,却也实在是“瑕不掩瑜”,掩盖不住此君的深厚的国学功底与才情。

相关文章

  • “从左或从右”横写横读汉字之趣谈

    今(8日)天,是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到京访问首日,笔者循规蹈矩,避而不置喙这个“敏感话题”,就改而尝试舞文弄墨,闲聊趣...

  • 练字第八日

    总结 左长右短之字,左挺右低。左小右大之字,左高右伸; 睛字横多,左右需保持各自匀称; 娇中之乔,重心未正;

  • 练字二

    今天练的横写,略左低右高,与水平线呈一夹角。短横:轻入笔,结尾稍用力中横:略右上轻入笔逐渐加重长横:左上轻入笔后迅...

  • 为什么古代汉字从右至左竖着写?

    中国古代的汉字书写方式,变成现在这样从左至右横写,其实是近几十年前才发生的事,在此之前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中国人都...

  • 《说字》3,心

    【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 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凡心之属皆从心。 【汉字趣谈】 “心...

  • 王羲之《兰亭序》“故列叙时人”五字临析

    故:左右结构,左高右低。左半部上面“十”字的横画向右上方倾斜;竖画从横画中点偏右位置穿过,它在横画上边的部分垂直,...

  • 【人】字简史

    【字型演变】 【说文解说】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像臂胫之形。凡人之属皆从人。 【汉字趣谈】 “人”字的甲...

  • 校门口的汉字浮雕

    校门囗赫然耸立着两面汉字浮雕,右“德”,左“技”。 “德”,由"彳″chì(交叉路口)、“十”、横“...

  • js连等赋值

    赋值等式从左至右进行引用解析,然后从右至左进行赋值操作

  • 或左或右

    生活是一条大路,只不过不会平坦永远,坑坑洼洼我们都能趟过,无论是用脚用车还是用爬。 最难的是这条路总会有偏颇,面临...

网友评论

  • 暮潇潇:作者叙述了汉字书写形式的由来,虽属科普,却写得妙趣横生。欣赏点赞!👍👍👍🌞

本文标题:“从左或从右”横写横读汉字之趣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td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