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碰到很多人询问监护权方面的法律知识,今天普及下这个非常宝贵的权利。
一,首先监护是对特定的一类人的人身和财产的监督和保护。
特定的人是哪些呢?依照法律规定,是对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监护制度是对他们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一切合法权利,保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所以,监护权对被监护人的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权利,对其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
二,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谁?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三、父母缺失情况下如何监护?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成年的兄弟姐妹担任监护人。没有这些亲戚的,其他比较亲密的亲属朋友,父母单位,社居委,民政局都可以担任监护人。
民法通则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 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四、监护人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未成年人父母是第一位;成年的精神病人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以及其他。
民法通则第十七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监护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五、监护权的内容包括哪些
1、人身监护权
(1)住居所指定权。未成年人不得随意离开监护人指定的住所和居所。此权利由监护人行使。对于精神病人,亦同。
(2)交还请求权。当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被人劫掠、诱骗、拐卖、隐藏时,监护权享有请求交还被监护人的权利。
(3)被监护人身份行为以及身上事项的同意权。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不能独立行使身份行为和独立决定身上事项,必须经监护人同意,方能行使。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职业的许可,法律行为的补正等,都由监护人为之。
(4)抚养义务。这一义务源于亲属权的义务,监护人应当为被监护人提供扶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等费用,但被监护人有财产的除外。对被监护人无法定扶养义务之人,不承担此项义务。
(5)对被监护人监督、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被监护人是未成年人的,其教育、监督的权利和义务,与亲权的内容相同;被监护人是精神病患者的,监督的权利义务有特殊的内容,除了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不受侵害外,还负有监督精神病人不得侵害他人的权利。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监督不力,被监护人侵害他人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监护人应承担赔偿的义务。如果是单位担任监护人的,《民法通则》规定不承担此项赔偿义务。
(6)对于精神病人的特定护养、救治义务。应根据具体情况,对被监护人进行医治,促使其康复。
2、财产监护权
监护人应全面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权益。其主要内容为对被监护人财产的管理权。监护人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当然,法律在不断的进步和更新,以上是现在监护权的基本法律知识,有问题欢迎留言。
下一期内容:如果离婚会影响孩子监护权吗?有收获,点赞再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