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目标:成为大作家和老舍、鲁迅一样,成为引领当代的先锋,成为改变社会的人,成为改变世界的人。这是我来简书的意义。
2021.7.19-2024.7.11期间一共有九篇被伯乐、理事会、编辑,推荐。
同时我也在不停投稿文学杂志,投稿时都会简书的作品私密了,我投过:红岩文学、十月少年文学、青年文学、奔流杂志、当代、收获、三峡文学、长江文艺,全部石沉大海,没有回复……
2021.7.19,山中诗客推荐了一篇小说《白痴》,有一位杂志社编辑,为我点赞。问她怎么向杂志社投稿?对她说,写作的人这么多,凭什么是我上刊呢?” 我的文字总有带有悲伤、消极等负面情绪,读完会让读者陷入淤塞难受的情绪,读者为什么要看让他难受的文字呢?
她说,伟大的作品有几篇是喜剧。我想这句话会记一辈子。她还说你目前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与刊物标准还有距离。不过你还年轻,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我的作品不够成熟,刊物标准还有距离,我还年轻,有上升空间。我该怎么提升自己呢?
不久后,我和哥哥吵架了。他对我说,“你连文学是什么都不知道,居然写文学?”被怼得哑口无言,于是在B站上找来文学理论开始自学。
在学习中我知道了卡夫卡,开始阅读卡夫卡作品,《法的门前》,带给我极大震撼。我的作品和卡夫卡作品相比我写得真是垃圾,对写作的自卑根植于心。过了很久,这份自卑慢慢散去,我模仿卡夫卡写了一篇《成功的路》,2023.1.25作品被月华笼露华伯乐推荐。
我问读者,为什么点赞?可是他没回复,我想可能是他太忙了,接着陆续问了好几个:有的说,这是伯乐推文诶;有的说,伯乐号召大家来点赞的;有的说,想赚贝壳…
他们是为了赚贝壳才点赞,不是因为我写得有多好,这是作品亵渎,我感到愤怒,又深感无力,不能强迫读者去读。他们根本没有读完我的作品点了赞,我在想我的作品根本配不上这么多赞。
想着来简书的目标:成为鲁迅、老舍一样的人,成为引领当代先锋,成为改变社会的人,成为改变世界的人。面对他们的优秀,我感到自卑,我感到无能,我感到羞愤。如同皇帝知道自己是全身赤裸,那般羞愤。我不能欺骗自己,对自己说,这是只有伯乐才能欣赏的作品。我给作品穿上衣裳,私密起来,再也不敢出来丢人。
后来我遇到了白影离白编辑,我和她总是吵,她也愿意和我吵,明明不搭理我就可以了。
有一次我写了一篇《你的去处》,拿给她看,她说写得混乱没有逻辑,让我去学《普通逻辑》,于是我在网上找到电子版普通逻辑自学。学习的时候总是想着鲁迅、老舍、马尔克斯、卡夫卡、高行健,他们的优秀成了一座难以跨越高山,时间久了,学的动力也被磨没了。
可是我为白影离白说过要写一篇,逻辑清晰的文章,我为她写下第一篇散文,给她看了,她说写得不好,应该把吵的内容写出来。我不想写出来,写出来感觉是网暴。我还是没有得到称赞,感到不甘。
很久之后,我没有忘记这份不甘,我以她为灵感,自身结合生活经验,写下《平凡》。那篇小说藏着很多对她的情感,以及更深层的东西,她没有发现,认为这写是平凡,写得很平凡。那更深层的东西,因为笔力不足读还是没体会到。我没有得到她的称赞。她说我写得啰嗦,还说我连小学的语文常识缩句都不知道。于是我找来小学语文知识温习缩句。
接着再一次打开《平凡》把写好的句子删减,理清自己在写什么。改到一半,有段写得很长,我怎么也删不掉,这一段落里有我的存在。我把这段文字拿给她看,我说这是模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写的。她说我是东施效颦,让我你先把基础打牢。
我和她再一次吵架。她羞辱我崇拜的作家,说他写的垃圾,还说我模仿他,自然写得垃圾。这句话摧毁了有关写作的一切。被推荐的作品中九篇中有六篇都是靠模仿写出来的!《白痴》、《驯服》和《戴上假面》是我模仿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写的,《成功的路》,是我模仿卡夫卡写的,《平凡》是我模仿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写的,《你的去处》是模仿卡夫卡和高行健写的。
她摧毁了我的写作信仰一点也不剩,以前我认为只要模仿优秀大师就能写好作品,阅读名著就可以了。她对继续对我说,不要去写小说,不可能成为大作家。
我意志消沉,不停贬低自己:“老舍是人民艺术家,你我?我怎么敢和他们相提并论?!怎么敢的?我和他们比较,就像大象和蚂蚁。”渴望和现实的割裂,让我陷入自卑。认为自己无论如何都没法达到那样高度,连学习写作的动力也没有了。
我害怕写作,不停玩游戏,在网上刷短视频、不停逃避。某一天,一则新闻报道我怎么也忘不掉。敏锐的直觉告诉我,这可以作为写作素材,这是当代社会缺少的,被大众忽视的,值得书写的。
我要写吗?不了,去玩游戏,忘了掉它。打开游戏想着继续逃避,可我的心思全在那则新闻上,玩得不开心,只好关上游戏打开WPS,草草记录三百字,完事?不,没有。我停不下来了,一个字接另一个字不停冒出来,直到写了2300字。这就好了?不行,前面全是描写太多,后面全是对话,人物显得白板,我该怎么修改呢?
我真不知道,只好关闭WPS。我苦苦想了三天,每天晚上都会打开WPS,对着稿子看了好久,又关闭WPS。某一天,我突然想到了写作的全知视角第三人称“他”,如此就能把对话写成描写,进一步塑造人物形象。这样写读者能读完吗?
我是多么希望作品能让读者感到有趣,读得进去,不至于空洞无聊,阅读的时候,让读者开心、掉泪、感动。读到某一处,感同身受,感叹:“这写的不是我吗?”读者没法忘掉,不久后再次点开作品阅读,读者沉迷于作品,竟然忘了点赞,现在悄悄补上。
我该怎么做呢?我想到了《普通逻辑》,想到了曾经没有看完的书,现在去学习吧。
原来我不是为了得到白影离白称赞才写作,更不是成为大作家和老舍、鲁迅一样,成为引领当代的先锋,成为改变社会的人,成为改变世界的人去写作,我一直都错了。我的写作原点是读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