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写作教学的原点主张和共生教学
写作教学的原点主张
一、作文教学的基本定位
1.从课程目标的角度看,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公民写作素养。
2.从学习目标的角度看,中学生写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学习指令性写作。
写作大致有两种类型:自由式写作和指令性写作。作家的创作大体是前一类,中学生的作文基本是后一类。
我和我的学生说:宁可不上天堂,也绝不下地狱。即使不能得高分,也不能因为冒险得低分。力求稳妥,绝不冒险。就是说,我不想得那个特别高的分,也不能得特别低的分。
3.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应该是让绝大多数学生写出平平常常的好文章。即:切题,有物、得体。
所谓切题,就是紧扣题目的要求,有明确的话题,不知不蔓,内容集中。所谓有物,一是有自己的想法,即有明确的中心,想要表达什么,想要说明什么,自己清楚,读者也清楚;二是有具体的内容,通过具体的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所谓得体,是能够根据特定的要求和对象,根据具体的目的和内容,采用适当的形式进行表达;写什么文体像什么文体,能根据表达需要和文体的特点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
总之,我们认为,中学生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指导学生能够写好平常文章。所谓写好平常的文章,就是只求切合要求,不求别出心裁;只求文从字顺,不求形式新颖。这才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也是大多数教师能够有所作为的。
二、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策略之一:中学作文教学必须坚持自由写作和指令性写作两者的结合和互补。
作文教学应该教什么,怎样教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呢?
1.让学生感受写作的过程。
2.让学生体悟写作的规律。
3.让学生形成直接的写作经验。
4.让学生丰富写作积累。
(1)有生活的积累。
(2)对于写作来说,感情和思想的积累更为重要。
5.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和作文半成品。
策略二:努力建构立体化的写作空间,培养学生非写作状态下的写作意识。
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写文章的功夫也在“文章之外”。语文老师自己都应该有体验,写文章最主要的不是“写”的那个过程,更重要的是在写之前的准备。
1.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写作能力。
当然这绝不是把阅读课教成作文课。
莫言说:我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写记叙文就是讲故事,……某种意义上说,作文教学就是大家一起讲故事。
2.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和抓住生活中的写作事件。
……要写好文章就要善于发现事物的特别之处,然后去寻找背后的故事。生活中,可写的作文事件真是层出不穷,写也写不完。……即使不写这些社会问题和社会事件,我们的校园生活、班级生活、语文生活中也有很多可写的“事件”。生活无处不在,生活无处不精彩,到处都有可写的故事。
策略之三:系统训练和散点式训练相结合。
1.暂时放弃对作文教学系统和写作训练系统的学理追求,建立经验型的作文教学系统和训练系统。
2.暂时放弃对建立整体系统的追求,建立局部的作文教学系统和写作训练系统。
(1)最简单的就是建立一次写作训练的系统。即让写作、评改、评讲三个基本环节能够互相作用(包括再写作是四个基本环节)。
(2)建立一个题目、一个话题写作训练的局部系统。
3.暂时放弃对固定系统的追求,建立灵活的作文教学系统和训练系统。
4.暂时放弃对共生系统的追求建立个性化作文教学系统和写作训练。
合理的作文教学策略,应该是系统训练和散点训练的结合。
策略之四:作文教学要优化教学行为和
教学机制,努力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
……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很普遍的问题是没有能真正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老师的教学总是着眼于和用力于两端,总是站在局外,教的都是知识,都是结论。
那么,作文教学怎样才能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呢?
作文评讲课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现场的选点提升。
作文教学要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需要我们努力探索新的作文课型和新的作文教学方法。
最重要的是,作文教学要能够作用于学生们写作过程,教师要能介入学生的写作过程。教师不仅知道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而且要知道好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教师不仅知道哪些文章写得不好,而且要知道怎么才能写得好;教师不仅知道写作的一般要求,而且要能够站在学生们立场、立足于学生写作的具体处境指导学生写作;更重要的事,教师不只是对学生的写作提出种种要求,而且能够切切实实地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