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说 |
在这个日益强调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年代,用数据说话,显得尤其重要。即将上线的案件云3.0系统提高了数据功能的权重,让法律人从自身的业务着手,逐步培养对数据的感知能力。
法律服务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帮助客户理解和管理法律风险,尤其是那些关系到家庭离散、商业成败甚至整个企业命运的问题。
“我获得监护权的机会是什么?”“我的公司有多少法律风险?”“某项规定是否属于合同的标准?”“特定条款的市场是什么?”“我是否应该接受认罪协议?”这些法律咨询中高频问题的答案其实都在数据中,但律师并没有掌握这些数据。
律师经常会根据有限的经验回答,抑或进行有根据地猜测,在法律上,这通常被称为专业判断,但在其它行业中,这些判断被称为预感——在没有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形成的意见。
以商业咨询领域为例,当客户问:“我的案例价值多少?”咨询顾问给出的回复绝不会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类似案例的结果分布。同样,面对“我们应该提供多少预算”的询问时,直接告知一个数据也是不科学的,答案应该是一个概率性的决策,包括过去的结算信息,尝试案例的成本以及成功结果的可能性。
事实上,在数据化席卷全球的当下,政府参照本年度的经费数据和发展计划安排下一年度的预算,企业根据跟踪到的关键业绩指标进行投资参考,甚至个人都可以通过健身追踪器上的健康数据而设定步数……数据早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当我们遇到法律问题时例外。
因此,对于那些已经被各行各业培养了相当的数据素养的客户而言,律师靠经验判断提供法律服务的模式将面临越来越尴尬的处境。经验丰富的律师的审慎判断毫无疑问是有价值的,但是,即便如此,客户也希望审慎的判断能有相关数据的加持。那么,学会用数据为自己的推理“辩护”,当成为大多数律师的当务之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