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张贵栓‖同行,语文主题学习(三)

张贵栓‖同行,语文主题学习(三)

作者: 悦读苑 | 来源:发表于2020-08-19 17:26 被阅读0次

“语文主题学习”实现课内大量阅读,具体说就是围绕一个主题选择内容相似、相近的文章,让学生在课内进行阅读实践。

主题怎样确定?原来早有答案。不管是人教版教材也好,还是现在的部编版教材也好,它们都有一个相关的主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导语的主页上。比如:人教版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单元:单元专题为《外国名著》,本单元选择了四篇课文,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一看这些文章第一印象不都是外国人的作品吗?《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凡卡》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因为都是名著,所以就叫《外国名著》。

再比如:现在的部编版教材吧,有这样一个单元:单元专题为《童话王国》,本单元选择了四篇课文,有《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一看这些文章第一印象不都是童话作品吗?《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那一定会很好》是流火的童话作品;《在牛肚子里旅行》是张之路的童话作品;《一块奶酪》是辛勤的童话作品。不过,从文章的题目也可以看出,这些全是童话作品,所以就叫《童话王国》为好。这是教材的主题与内容。

“语文主题学习”实现课内大量阅读,再具体说,我觉得,就是围绕教材文章链接内容相似、相近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文章,让学生在课内进行阅读实践。这些例子太多了,不再赘述。四、五年前,我就把这样的称之为“类阅读”,现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也谈到了“类文阅读”,指的就是阅读同类的文章,理念是相通的,也是一致的。

“类阅读”具有基础性。所有文章是建立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之上的文章,有了教材类文的例子,可以直接链接阅读同类文章,学生可以自己进行阅读。

“类阅读”具有时效性。这种阅读是建立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之上的阅读,只要能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例子,学以致用,学生也完全能够进行自主阅读实践。教材中也安排有这样的阅读链接。

就按课型来说,“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早已有了这样的课型,只不过是说法不同而已,后来基本统一为“1+X”。部编版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谈到大量阅读时,指出“1+X”为加码阅读。我想这个“码”不就是指同类文章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贵栓‖同行,语文主题学习(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fk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