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读的时候,我讲了一个问题:就是描写西湖美景的句子是哪两句?当时找了第一个学生,她说错了,然后我针对这个题又讲了一遍,他回答对了。又问另外一个孩子,又不会了,他们把赞美西湖六月的句子和描写西湖美景的句子混淆在了一起。
对此我专门抽了三分钟的时间,对他们进行了讲解。一遍又一遍的问, 知道很多学生都会了为止。
我以为大家都记住了,因为它就是一首古诗,考察的点是理解性的默写和直接默写。今天中午我们在进行期末模拟测试的时候,刚好出了这个题,要求理解性默写。
正当我感到庆幸的时候, 卷子收上来,我无意中(当时在午休)看了一个成绩中上等的孩子的试卷。 她不仅写错了句子,并且连字也不会写,还用拼音代替。作为要求默写的考题是不能用拼音的。
当时我的火一下子就起来了, 本来想把她找上讲台,进行批评指正。 但当时是午休时间,为了避免打扰大家,我只是把她的试卷又看了一遍。
下午上课继续复习,复习课是最难上的课,你以为什么都交给了他们,也让他们读了,结果并不是你想象的这样。他们也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了,所以复习的时候就放松自己,想当然的看一些内容,就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了,所以很难上。
一到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大多数都能认真听讲,但还有个别孩子不知所云,总是喜欢在下面说一些闲话。 你喊他回答问题他不会,你接龙回答问题,他仍然不会,甚至有的时候轮到他了,他还东张西望,不知道老师让他干什么。
对此 ,作为老师来说,复习课真的是很难上的课。 也有人说复习课是老师最轻松的课,只要你直接指挥就行了,剩下的交给孩子。你让他们一直背,一直写, 你不就轻松了吗?
事实上果真如此吗?并不是的,你让他们背,你要知道他们是否都会背?你让他们写,还要检查每一个人是否都会写?这个工程量是非常大的,到底会不会? 这是一个需要认真识别的问题。
尤其是每次只要你提出问题,成绩好的孩子他总是把手高高的举起,因为他每一题几乎都会,每一次都举手。 你喊他回答问题,他回答对了,你不喊他回答问题,他仍然把手高高的举起。而你喊的孩子一个不会,两个不会,这个时候再看到他们举手,心里就很为难。
不喊他们,他们一直在举手,你喊他们, 课堂就成了他们几个的“独角戏”,这样很不利于你辨别哪些孩子还不会回答问题。
如果你一直坚持让每个孩子都来尝试一遍,这样学习任务就完成不了。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还是那个老问题,到底还有哪些孩子不会呢?
很多时候你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让会的孩子回答问题,确实能够很快的完成任务。但不会的孩子他仍然不会,就比如说今天这个孩子,按理说他属于中上等的成绩,应该听明白老师的问题了,我不知道他当时是否在听讲?
复习完课文进行简单的测试,接下来就是批改试卷。改着改着有一些孩子做的题真的让你哭笑不得,明明是刚刚讲好的题,再重写一遍,既然还有孩子们不会。到底要讲多少遍呢?
看一遍就会的孩子,觉得你啰嗦; 看了几遍都还不会的学生, 你声嘶力竭的讲了那么多遍,是没有效果的。 简直跟牵了一只蜗牛在散步一样。
复习课,复习课,一节又一节不轻松的课,要想把它上好,真的还需要下大功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