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儿子同学妈妈打来电话问我家孩子作业情况。儿子同学没有上延时课,有一项语文作业没记录,打电话过来是问作业怎么做。
我让儿子拍照后发过去。本来我拍照后就直接传过去了。
我看儿子半天也没有发过去,我走过去看他做啥,结果儿子拍照后,还在作业上每个小细节做好了标记。
我以为这就结束了,儿了接着又发了一条语音,作业上时间用什么符号,好词用什么符号,句子用什么符号都一一讲明。加上他刚才拍照的标记,可以说是很详细了。
我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作业,在平时粗枝大叶的儿子那里会帮对方想到这么细。
平时他做数学应用题时,不带单位那是常事。当别人需要他帮忙时,却想到这么细。看样子最近这段时间有一些进步了。
吃饭时,我表扬他做到的这些细节问题,我都没有想到,很不错,值得学习。他脸上洋溢着微笑,心里美滋滋的。
不管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中都应该注重细节问题。这样才可以得到提升。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是我们古人留下的千古名言。
股神巴菲特在给儿女一生的忠告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他身体力行,不仅要求子女,还有对员工的也是要关注工作的细节。
巴菲特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当涉足一个新的行业时,他都会问新合作伙伴一个问题:“你们这个行业中还有没有像你们一样优秀的企业?”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问题,但就是这个很小的问题,让他收购了很多优秀的企业 。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存在于细节中。
《为什么精英都是方法控》的作者讲到一个事他亲身经历的事。
当时20来岁的作者就职天一个外资金融机构,当他把熬了一晚的资料提交给一位年轻的副经理时。没想到经理的却一翻痛骂,资料的边缘都没有对齐,先把边缘对齐后再用回形针别上。
被上司这样劈头盖脸骂一顿,当然是很不舒服。年轻所盛的他心里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报复之情。
然而当作者冷静下来,换位思考,自己确实在这些细节问题上没太注意,这反应一个职场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能力。
作者说,他工作的第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制作资料,比如按上司规定的字体颜色做PPT,修改EXCEL表格中的字体以及调整箭头的大小。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一些看上去鸡毛蒜皮的小事。
作者幻想的是能进入这么大型的金融机构里工作,就凭自己聪明头脑,至少也能做一个精明投资顾问,负责重要企业价值评估和收购工作。
可是等待他的就是一些检查PPT的用色,图表一些琐碎之事。
有一天当作者提交资料后,让他大跌眼镜的是,上司居然拿出尺子测量资料中的企业标志的位置。
然后很生气地说道:标志错位了1mm。作者忍不住嘟囔了一句,谁会在意啊。
上司一番话直接让作者无地自容,那么多的竞争公司,内容上都相似的情况下,赢得竞争的关键就在于资料的美观程度。
也就是一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问题,能全面反映出一个员工的工作能力。
这些看起来无聊的工作,认真做,不断积累真能产生质变。
这让我想我曾经工作的医院一个招标工作。
医院的保洁工作是经过招投标给第三方做的。当然来投标的单位也很多,究竟谁能胜出,就真的是看细节。
有一家公司,也是外资企业,业务在全球都很多,他们是专注于医院这一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几家看起来也不错的公司,他们做好了资料就直接交过来。
这家公司的做和其它不一样,他们先派人到医院实地考察几天,医院各个犄角旮旯都会很认真地看,同时还做好记录,该用尺子测量的地方,那是不会放过每个细节。
通过前期的考察,回去做了一份非常厚的问题报告资料给院方。接下来他们又做了一份非常厚整改方案交过来。
最后,可想而知,他们得到了院方一致好评。当然中标也是情理中的事。
就如上面文中那位上司说的一样,往往成败就是一些细节。
不管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成功并非偶然。没有什么随随便便的成功。一些看似偶然的成功,无非是我们只看别人的表现,其本质上的那些细节却巧妙地隐藏起来了。
把小事做好,细节做好,才能为今后的“大事”做准备。
养成对待小事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能为你的职业生涯开创更广阔的天地。微末之处才能真章,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