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简单的通过TCP/IP模型介绍了网络编程,这篇主要介绍TCP/IP协议。
TCP/IP协议其实是一个协议簇,其中比较重要的有SLIP协议、PPP协议、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FTP协议、DNS协议、SMTP协议等。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几个常见的协议。
一、IP协议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又叫网际协议,它解决了多个局域网互通的问题,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服务。
- 不可靠:它不能保证IP数据报能成功到达目的地。IP协议会尽最大的努力,把数据包发送到目的地,但如果期间出现问题,则发送失败。比如路由器暂时用完了缓冲区。
- 无连接:IP并不维护任何关于后续数据报的状态信息,可以不按发送顺序接收。比如先后发送A、B两条数据报。A、B是相互独立的,可能会有不同的路由选择,选择不同的路线,所以并不能判定A、B谁先到达。
1.IP首部
IP首部.png现在是看图说话时间(捡重要的说)。
- 普通的IP首部长为20个字节,除非含有选项字段。最高位在左面,记0bit,最低位在右面,记31bit。传输次序是大端序(Big Endian)。先传0~7bit,其次8~15 bit,然后16~23 bit,最后是24~31 bit。
关于大端序小端序可以看这篇 - 目前通用的版本号是4,所以也叫IPv4。
- 首部长度指的是首部占32 bit字的数目,包括任何选项。
- 总长度字段是指整个IP数据报的长度,最长可达65535字节。
- 标识字段唯一地标识主机发送的每一份数据报。
- 生存时间字段设置了数据报可以经过的最多路由器数,初始值由源主机设置(通常为32或64),一旦经过一个处理它的路由器,它的值就减去1。当该字段的值为0时,数据报就被丢弃,并发送ICMP报文通知源主机。
- 通过首部中的协议确定接收数据的上层协议(TCP/UDP/ICMP等)。
- 首部检验和字段是根据IP首部计算的检验和码。它可以判断首部在传输过程中有没有发生任何差错。如果发生差错就丢弃收到的数据报。
- 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在上篇提到。
- 选项,是数据报中的一个可变长的可选信息。
二、ICMP协议
ICMP(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从技术角度来说,ICMP就是一个“错误侦测与回报机制”,其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够检测网路的连线状况﹐也能确保连线的准确性﹐其主要功能包括,确认 IP 包是否成功送达目标地址,通知在发送过程当中 IP 包被废弃的具体原因,改善网络设置等。
三、TCP协议
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位于传输层。它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
- 面向连接:两个使用TCP的应用(通常是一个客户和一个服务器)在彼此交换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一个TCP连接。广播和多播不能用于TCP。
- 可靠的:TCP协议将会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提供可靠性
- 应用数据被分割成TCP认为最适合发送的数据块。
- 当TCP发出一个段后,它启动一个定时器,等待目的端确认收到这个报文段。如果不能及时收到一个确认,将重发这个报文段。
- 当TCP收到发自TCP连接另一端的数据,它将发送一个确认。这个确认不是立即发送,通常将推迟几分之一秒。
- TCP将保持它首部和数据的检验和。这是一个端到端的检验和,目的是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任何变化。如果收到段的检验和有差错,TCP将丢弃这个报文段和不确认收到此报文段。
- TCP数据是在IP数据包中传输,如果IP数据丢失,那么TCP数据也会丢失,进行重发。如有必要,TCP将对收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将收到的数据以正确的顺序交给应用层。
- TCP的接收端会丢弃重复的数据。
- TCP还能提供流量控制。TCP连接的每一方都有固定大小的缓冲空间。TCP的接收端只允许另一端发送接收端缓冲区所能接纳的数据。这将防止较快主机致使较慢主机的缓冲区溢出。
其实我觉得Halfrost总结的很好:TCP就是通过检验和、序列号、确认应答、重发控制、连接管理以及窗口控制等机制实现可靠性传输。
1.TCP首部
TCP首部.png如果不计任选字段,它通常是20个字节。
依然进入看图说话环节:
- 每个TCP段都包含源端和目的端的端口号,用于寻找发端和收端应用进程。
- 序号,即Sequence Number,用来解决网络包乱序问题。
- 确认序号,即Acknowledgement Number,就是ACK——用于确认收到,用来解决不丢包的问题。
- 首部长度,或叫数据偏移,该字段表示 TCP 所传输的数据部分应该从 TCP 包的哪个位开始计算。
- 保留,该字段主要是为了以后扩展使用。
- 窗口控制,TCP的流量控制由连接的每一端通过声明的窗口大小来提供。
- 检验和,它覆盖了整个的TCP报文段:TCP首部和TCP数据。这是一个强制性的字段,一定是由发端计算和存储,并由收端进行验证。
- 紧急指针,只有当URG标志置1时紧急指针才有效
2.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2.1三次握手
TCP三次握手.png简单来说过程就是这样的:
- 客户端首先向服务端发送一个SYN包和一个随机序列号 J
- 服务端收到后会回复客户端一个 SYN-ACK 包以及一个确认号(用于确认收到 SYN)J+1,同时再发送一个随机序列号 K
- 客户端收到后会发送一个 ACK 包和确定号 K+1 给服务端
我们看一个例子:
% sudo tcpdump -c 3 -i en3 -nS host 23.63.125.15
18:31:29.140787 IP 10.0.1.6.52181 > 23.63.125.15.80: Flags [S], seq 1721092979, win 65535, options [mss 1460,nop,wscale 4,nop,nop,TS val 743929763 ecr 0,sackOK,eol], length 0
18:31:29.150866 IP 23.63.125.15.80 > 10.0.1.6.52181: Flags [S.], seq 673593777, ack 1721092980, win 14480, options [mss 1460,sackOK,TS val 1433256622 ecr 743929763,nop,wscale 1], length 0
18:31:29.150908 IP 10.0.1.6.52181 > 23.63.125.15.80: Flags [.], ack 673593778, win 8235, options [nop,nop,TS val 743929773 ecr 1433256622], length 0
第一行:
client -> server
左面是发送时间18:31
,IP
代表的是这些都是 IP 协议数据包。
10.0.1.6.52181 > 23.63.125.15.80
,代表源和目标端的 IP 地址+端口。比如10.0.1.6.52181
,10.0.1.6
是IP地址,52181
是端口号。
Flags
表示 TCP 报文段 header 信息中的一些缩写标识。S
代表 SYN
,.
代表ACK
,P
代表PUSH
,F
是FIN
。
1721092979
是随机号seq
第二行
server -> client
前面几个就不多做说明,Flags [S.]
,表示报文段 header中带有SYN
和ACK
。
ack
为1721092980
,即第一行的seq+1
,seq
为673593777
第三行
client -> server
客户端接收到信息后,发送Flags [.]
,报文段 header中ACK
。
ack
为673593778
,即第二行的seq+1
。
2.2四次挥手
TCP四次分手.png- 客户端要断开连接了,向服务器发送
FIN
信号,告诉它我的数据发送完了,但是如果你有数据,我还可以接受,然后进入FIN_WAIT_1
状态 - 服务器接确认
FIN
包后,发送一个ack
确认包,告诉客户端我已接收到信息,但还没有做好关闭准备。发送完毕后,服务器端进入CLOSE_WAIT
状态,客户端接收到这个确认包之后,进入FIN_WAIT_2
状态,等待服务器端关闭连接。 - 服务器端准备好关闭连接时,向客户端发送
FIN
包,要断开连接。然后进入服务器进入LAST_ACK
状态。 - 客户端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端的关闭请求,发送一个确认包,并进入
TIME_WAIT
状态,等待可能出现的要求重传的ACK
包。服务器端接收到这个确认包之后,关闭连接,进入CLOSED
状态。等过了一定时间后,客户端没有收到服务器的ACK
包,就知道已经断开连接,进入CLOSED
状态。
2.3为什么要进行三次握手?
通常我们会觉得,客户端告诉服务器,我要和你握手了,然后服务器告诉客户端,我知道了,这样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多客户端再给服务器确认一遍呢?
这是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网络是复杂的,TCP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延迟到达或者重发的情况。我们在之前谈到TCP的可靠性时,说到当TCP发出一个段后,它启动一个定时器,等待目的端确认收到这个报文段。如果不能及时收到一个确认,将重发这个报文段。这个时候TCP首部的序列号是相同的。
如果因为网络问题,第二个SYN
包提前到达,在连接结束后第一个SYN
包才到,服务器又会发一次ACK
建立连接。此时服务器建立了连接,客户端没有连接,从而导致服务端建立了一个空的连接,浪费资源。
如果是三次握手,客户端再次收到相同的ACK
时,会丢弃这个包,不向服务端发送ACK
和ack
,从而避免了空连接。
2.4为什么进行四次挥手
因为TCP是双全工模式,即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两条通道是完全独立的。客户端向服务器挥手关闭的时候,服务器会继续传送之前没有传完的数据。在二三挥手之间,多了一个数据传送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ACK
和FIN
不能同时发送的原因。
3. SYN攻击
3.1 SYN攻击是什么
在三次握手过程中,服务器发送SYN-ACK
之后,收到客户端的ACK
之前的TCP连接成为半连接(half-open connect)。此时服务器处于SYN_RCVD
状态。当收到ACK
之后,服务器才能转入ESTABLISHED
状态。
SYN攻击指的是,攻击客户端在短时间内伪造大量不存在的IP地址,向服务器不断发送SYN
包,服务器回复确认包,并等待客户的确认。由于源地址是不存在的,服务器需要不断地重发直至超时,这些伪造的SYN
包将长时间占用未连接队列,正常的SYN
请求被丢弃,导致目标系统运行缓慢,严重会造成网络堵塞甚至系统瘫痪。
SYN攻击是一种典型的DoS/DDoS
攻击。
3.2 如何检测SYN攻击
检测SYN攻击非常的方便,当你在服务器上看到大量的半连接状态时,特别是源IP地址是随机的,基本上可以断定这是一次SYN攻击。在 Linux/Unix 上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netstats
命令来检测 SYN 攻击。
3.3 如何防御SYN攻击
SYN攻击不能完全被阻止,除非将TCP协议重新设计。我们所做的是尽可能的减轻SYN攻击的危害,常见的防御 SYN 攻击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 缩短超时(SYN Timeout)时间
- 增加最大半连接数
- 过滤网关防护
- SYN cookies技术
4. TCP KeepAlive
TCP 通信双方建立交互的连接,但是并不是一直存在数据交互,有些连接会在数据交互完毕后,主动释放连接,而有些不会。交互双方出现死机、异常重启等情况都不会使TCP连接及时正常释放,造成端系统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传输层可以利用 TCP 的 KeepAlive 机制实现来实现。主流的操作系统基本都在内核里支持了这个特性。
TCP KeepAlive 的基本原理是,隔一段时间给连接对端发送一个探测包,如果收到对方回应的 ACK,则认为连接还是存活的,在超过一定重试次数之后还是没有收到对方的回应,则丢弃该 TCP 连接。
但TCP KeepAlive 是有局限。首先 TCP KeepAlive 监测的方式是发送一个 probe 包,会给网络带来额外的流量,另外 TCP KeepAlive 只能在内核层级监测连接的存活与否,而连接的存活不一定代表服务的可用。例如当一个服务器 CPU 进程服务器占用达到 100%,已经卡死不能响应请求了,此时 TCP KeepAlive 依然会认为连接是存活的。因此 TCP KeepAlive 对于应用层程序的价值是相对较小的。需要做连接保活的应用层程序,例如 QQ,往往会在应用层实现自己的心跳功能。
四、UDP协议
UDP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不提供复杂的控制机制,利用 IP 提供面向无连接的通信服务。传输途中即使出现丢包,UDP 也不负责重发,甚至当出现包的到达顺序乱掉时也没有纠正的功能。UDP 面向无连接,它可以随时发送数据。
- 面向无连接:通信双方不需要事先建立一条连接,而是把每个带有目的地址的包送到线路上,由系统自主选定路线进行传输。
- 不可靠性:它把应用程序传给IP层的数据发送出去,但是并不保证它们能到达目的。
1.UDP首部
UDP首部.png- 端口号不在说明了,和TCP一样,只不过TCP端口号由TCP来查看,而UDP端口号由UDP来查看,这是根据IP数据报里面的协议来区分的。
- UDP长度字段指的是UDP首部和UDP数据的字节长度
- UDP检验和覆盖UDP首部和UDP数据。和TCP区别是,TCP检验和是必需的,而UDP的检验和是可选的。
2.TCP和UDP区别
- 数据发送方式区别:TCP是建立在两端连接之上的协议,UDP本身发送的就是一份份数据报。
- 数据大小的区别:TCP理论上发送的数据流没有上限,但是由于缓冲区有大小限制,但如果TCP数据过大,会被截为好几段,接收方依次接收。UDP报文长度不能超过2^16=65536(如果想具体了解UDP包长限制,可以看这篇).
- 数据有序性的区别:TCP本身有着超时重传、错误重传、还有等等一系列复杂的算法保证了 TCP 的数据是有序的。UDP并不具备数据纠正功能。
- 数据可靠性的区别:TCP 的超时重传、错误重传、TCP 的流量控制、阻塞控制、慢热启动算法、拥塞避免算法、快速恢复算法等方法都使得TCP在保持连接的过程中是可靠的。UDP是一个面向非连接的协议,UDP 发送的每个数据报带有自己的 IP 地址和接收方的 IP 地址,它本身对这个数据报是否出错,是否到达不关心,只要发出去了就好了。
- 使用场景区别:UDP 主要用于那些对高速传输和实时性有较高要求的通信或广播通信,比如:流媒体、物联网、实时游戏等。其他就可以考虑使用TCP(只是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QQ文件传输。
五、DNS协议
通常我们去请求一个网址输入的是https://github.com
这种形式,但这并不是IP地址。那我们怎么去寻找他的地址呢?这时候就需要DNS。
DNS域名系统是一种用于TCP/IP应用程序的分布式数据库。我们向DNS服务器发送一个DNS数据包,然后DNS服务器做出响应告诉我们github的IP地址是192.30.253.113
。
目前有很多DNS服务器,比如google的8.8.8.8
,阿里的223.5.5.0
,百度的180.76.76.76
。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DNS被污染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没办法去请求某一个网页。一个小技巧:在使用MAC的情况下,在跳转路径输入:/private/etc/
,找到hosts文件,添加内容即可。
以上便是我对TCP/IP协议的理解,如果不当之处还望指出。
参考:《TCP/IP详解 卷1:协议》
TCP/IP基础概述
IP,TCP 和 HTT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