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开始在简书日更,日更20天就拿到了“简书创作者”称号,现在已经70多天了。简书这个平台,我是蛮喜欢的。因为它的包容性强,什么题材都可以写,都有人看,适合小白练笔。还因为它的互动性超强,发的文章都有人回应,互动,有反馈让人容易坚持下去。
但是所有的老师或者网友都说,简书除了新人练笔,也没有啥可作为的。需要至少找到另一个好平台,做好定位,深耕下去。我对于找什么新平台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一来是自己才仅仅写了5万字,定位还不够清楚。而来对各大平台也都不了解,因为也不爱玩。
对于写作群里,大家热衷发文的头条号,百家号,我都没有感觉。因为自己完全不用这些平台,查看了头条的热文,娱乐八卦和热点故事都不是我感兴趣的内容。
我觉得我自己的定位和大部分写作者不一样,不喜欢只用文字创作,纯绘画,或者绘本创作也不是我想要的,我喜欢用两者结合起来的方式创作内容。因为画画是我一生的爱好,但仅用图画不能传达我想表达的东西。
就在心里一直处于一团雾水中时,在昨天在萌薇老师的“深越读”课的作业里,我找到了答案。
这次的课程是讲如何把读书学到的知识,分享出去,并实现变现等理念和知识。
老师提到了小红书的重要性,由于之前一位澳洲妈妈朋友跟我提过几次,建议我在小红书上发展,这次上课老师再次提到小红书时,我开始好奇了。加上群里有在小红书发展比较成熟的人分享了一年来运营的经验,让我对小红书的印象不再只是一个美妆,卖货的漂亮图片app。
然后我去登陆了下载以后只上过几次的小红书,搜索了我感兴趣的几个关键词,再上网了解了小红书的用户定位和运营方式,我发现,小红书是我在国内的个人原创平台中,和我风格最相符合的一个。我自己也一直在用INS发图,和INS高度相似的小红书也吸引到我了。
小红书不仅有美图,也有我喜欢的语言精炼的千字短文,在澳洲本地,小红书的使用率也很高,“附近的人”功能有效的增加了本地的互动,所以也很适合身在海外的人使用。
加上之前老师强调的私域流量,朋友圈打造,以及亲眼见证好多新老朋友打造朋友圈的成功案例,我心中对于想要做的平台开始有了一个清晰的雏形,初步拟定了今年的平台运营计划:
1,保持简书日更,不断练习写作。
2,打造朋友圈的个人风格。以前朋友圈是爱发就发,没有规律,现在打算从每天发一日一画配应景小短文开始,逐步丰富内容。
3,做小红书。先多浏览别人的内容,增加互动,同时多了解小红书的玩法,做好准备以后,再发内容。
4,原则是:初期从简单出发。不增加已有工作量,只提高写文绘画拍照的质量。简书可以尝试各种内容,以练笔为主。小红书则需做好定位,在一个领域好好做。平台之间的引流不着急,慢慢来。
无戒老师说,没有写够10万字,不用想定位。现在我写了5万字,才依稀看到自己喜欢写什么,擅长写什么,读者对什么样的内容更买账。
如果现在就小结一下的话,那么知识类分享,就是我今后可能会锁定的领域,而手绘和写作是我的必选表达方式,音频和视频以后也有可能尝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