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大陆的睾丸,现在被美国人捏在手里,大陆怎么能安心做男人?”
——李敖

李敖
少年时读到这句话,便被深深震撼,这人说话如此大胆露骨。仔细想想,却又不无道理,一句话道出两岸的关系,描述堪称精妙绝伦,所以至今记忆犹新。
有人称他是文坛怪杰,而他的确担得起这个称号。
12岁就发表文章。
13岁计划写一部《东北志》。
16岁,便以《论杜威》一文夺得“校园中学生国语论文大赛”银奖,发表《诸葛亮的军政》等文。
26岁,在台北知名杂志《文星》上发表文章《老年人和棒子》,抨击国民党。
同年12月1日在该杂志发表“我们对国法党限的严正表示。”一文,震惊国民党政坛,15天后,创办四年的《文星》被监管停封。
65岁,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01
李敖曾评论老子那句著名的“不出户,知天下。”,他说当年老子是吹牛的。他指出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时代,老子很难做到不出户知天下。而他李敖却可以做到不出户,知天下。

他说自己不出户,知天下绝非吹嘘。
他曾和友人马戈谈起日内瓦时,如数家珍。马戈吃惊地问道:“李敖,你从来没有出过国,你怎么比我还了解日内瓦?”
没想到李敖呵呵一笑,继续说道:“在日内瓦湖畔,有座美丽地小房子,它曾是一座监狱。”

马戈惊叹:“我家就在日内瓦湖边,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敖引经据典,不但说出拜伦有首诗就是专门写这座监狱的,而且还告诉马戈这座监狱曾经关押的是一位宗教领袖,甚至结合自己入狱的例子,将监狱里面的情况说得一清二楚,听得马戈心服口服。
02
北非有座早已灭亡的古城迦太基(Garthage),他能在美国地图上找出五个同样名叫迦太基的地方,而且这五个地方分布在美国不同地大州,有的甚至名不经传,足见他做学问的功力深厚,绝非一般。
在写《北京法源寺》之前,他从未去过法源寺,然而,书中对法源寺的描述却比去过的人还要细致入微,甚至法源寺的一花一木他都能说出其准确位置。

这就是李敖,他才华横溢,填词作曲,写文做节目,踏政坛,当教授;他笔耕不辍,一生留下的文字超过千万;他头衔众多,包揽思想家、国学家、近代史学家、历史学家、诗人等诸多名号,甚至有西方媒体称其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
叔本华曾说:“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实,对才华绝顶的人来说,是一种虚伪。”
也许这句话是对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坛怪杰最好的诠释了。他不是谦虚之人,他的人就像他曾经说过的话一样,“我从来不崇拜偶像,如果真的要崇拜偶像的话……我会照镜子!”
有人说他太狂,可是,他有狂的资本。
他一生坦率,不矫情不虚伪,率真敢言,他曾直言英国文学家约翰生长得像头熊,点名批评马英九是野狼,大骂李登辉是老浑蛋,称达赖喇嘛为妖僧。

甚至当着数千万台湾人的面,直言蒋介石的老婆宋美龄骨子里想做美国人,就连偷汉也只偷美国人,惹得很多人对他不满。
如此率真敢言的性情,大抵只有李敖一人,就连他自己也称自己一生倔傲不驯,卓尔不群,豪放不羁。他朋友满天下,敌人遍四海,喜欢他的人多,讨厌他的人也多。
他曾说:“我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正义。”
对他来说,这的确符合他的行事风格,他看不惯的事情,从不掩饰,直面抨击。
他一生批评过的人超过三千人,涉及古今中外文人墨士,政坛领袖,尤其是面对搞分裂的国民党当政者以及亲日派的政要人物,他经常以笔代剑,直刺国民党当权派。
他的文就像一把锋芒的利剑,时时刺向台湾当权派的心脏,让台湾当权者恐慌不已。李敖也因此两次入狱。

可是,这并未磨灭他率真敢言的性情。他狂傲不羁,言辞犀利露骨,经常语出惊人。在祖国领土问题上,他深明大义,口诛笔伐,坚决反对台独,捍卫祖国统一,单凭这一点,就值得人尊重。

在台湾慰安妇问题上,日本政府曾经为了消除在国际上的负面影响,给予每人50万元的赔偿,希望在二战中饱受蹂躏的慰安妇签订自愿书,说她们是自愿做慰安妇的。
那些曾经饱受蹂躏的慰安妇,深知这样的要求绝不能答应。然而,她们当中,生活不易,50万对于她们来说,着实是一笔不少的钱,不禁有些犹豫。
李敖得知此事后,立刻拿出自己珍藏的100多件艺术品拍卖,将拍卖所得全部发放给台湾慰安妇,才遏止了日本的不良企图。

这就是李敖,他率真敢言,不怕得罪人,骂遍天下名士,甚至将很多人都不放在眼里。然而,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他深明大义,绝不含糊。

03
关于李敖的爱情,同样充满了传奇。他的风流多情,绝对可以和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人齐名,甚至丝毫不亚于他们。
李敖曾在自传中坦言,有次在上中学的路上,他碰到比他低一级的罗君若,眉清目秀的罗君若让李敖一见倾心,李敖毫无不犹豫地对罗展开了狂热的追求。
可是,罗君若对李敖似乎并不感兴趣,面对李敖一封接一封的情书,她从不回信。直到李敖第二次考入台大,罗才给李敖回了一封信。李敖惊喜万分,因为这正是他倾慕已久的女神罗托人送来的,就这样两人开始了热恋,在读化学系的罗也转入历史系,和李敖一起攻读历史。
然而,这段感情没持续多久,就伴随着罗父母的阻止结束了。
1962年,在中央研究院的公交车上,李敖偶遇台大校花王尚勤,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临别时,李敖将自己的住地告诉了王尚勤,并希望她有空到自己家来玩。

不久后的一个星期天,对李敖的才华倾慕已久王尚勤主动拜访李敖,两人交谈了一天,当晚,这位号称60年代台湾最美的台大校花,被李敖相拥入梦。
两年后,王尚勤为李敖产下一女,取名李文。因为李敖坚持不婚,两人最终也没能走进婚姻的殿堂。
1967年秋天,李敖对小他13岁的姑娘小蕾一见钟情,而这时的小蕾才从高雄女中毕业。两人交往没多久,李敖就被国民党监禁。五年后李敖出狱,他日思夜想的这位红颜知己早已为人妻母。
1976年冬天,李敖在老朋友萧孟能家赴宴,遇到了刘会云,两年后的春天,刘会云开始与李敖同居。
以爱的名义放纵感情总是可以找到理由的。这段感情并没有持续多久,便因电影明星胡因梦的出现而结束了。

这位和豪门巨子退婚的影坛风云人物胡因梦和李敖交往两年后,选择了和李敖结合。然而,这段仅仅维持了三个多月的婚姻就宣告了终结。
1985年,李敖邂逅了19岁的台湾文化大学女大学生王小屯,这对相差30岁的爱情开始萌芽,并在八年后开花结果。1993年,两人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而这些并不是李敖交往的全部女友,还有美丽无比的H,细腻而多情致小丫,惹人怜爱的汝清;有英国血统的“咪咪”,他暗恋的可爱女孩谭洁力等人。围绕在他身边的女子不是台大校花就是影坛明星,他们或楚楚动人,或冰雪聪明,又或是才华横溢的大才女。
而他对爱情的态度,也许就像他曾经写的那样:“别人眉来又眼去,我只偷看你一眼。”说他风流多情一点也不为过。

这就是李敖,他满腹经纶,拒绝圆滑;他放浪狂傲,风流多情,率真又不失可爱。这位出生于春暖花开的四月天,嬉笑怒骂玩味人生,笑傲江湖的狂人在政坛半世浮沉,纵横文坛一生。
如今,这个笑谈江湖的人又在春暖花开的三月天归去。
也许很多年后,当人们提到他时,他依然是人们口中那个自负、自大,狂傲不可一世的李敖。然而,他依然是那个率真坦然,敢作敢为的李敖。
Ps:关于李敖的一生,备受争议,知名作家王朔曾说李敖,有点太自大了!他有强烈的表现欲而且不肯吃亏。也许他只看到了他自负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可爱的一面。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当你不足够了解一个人时,你没有资格去评论他,或许当你足够了解他的下一秒时,你或许会欣赏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