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个帖子,讲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意说中国三大球主教练年薪中,里皮1.8亿,但中国男足进不了世界杯;李楠250万,中国男篮世界杯小组未出线;郎平200万,中国女排世界杯即将五连冠!虽然不同比赛的教练薪酬不能同等比较,但至少有个启发:高奖金激励并不必定等于高成就!
有时候,人们以为多给金钱(Money)就能创造高绩效,这显然有“钱可以生更多钱”的“虚假逻辑思维”,而事实上是不完全正确的!多少个白手起家的人用较少的金钱起步却创造了不俗的绩效,又有多少“富不过二代”的案例历历在耳啊,唯厚德载物这样精准的“生财之道”才是根本的规律,却常常被人们忽略了。

在企业遇到极大困难时,破产边缘的日航请稻盛和夫去危机救援,发展乏力的萍果公司请回了乔布斯,在2008金融危机中亏损的星巴克请回了舒尔茨,这几次经典的转身都不是冲着“高现金收入”而发生的。
类似的,我身边一位经营品牌的朋友,在公司连续月亏五百万时被请回去任总经理,他和管理层以半薪或七折的方式做出绝地反击,剩余的创业团队用了半年多时间的超强度拼搏,又让公司开始了月盈利几百万!他的分享是,只有心力、智力、能力、合力、奋斗精神、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扭转乾坤,仅仅靠钱的刺激就能创造高绩效,太低估经营的根本规律了。
这些也启迪我,真正的高绩效,可以从《大学》中借鉴,正所谓“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组织对客户、员工、合作伙伴忠信吗,还是骄泰呢?是创造客户价值的多,更高的销售却更低的费用吗,愿意支持组织向上的人很迫切,而分享组织产出的受益者也很舒心适度吗?
或许,优秀的组织或个体,会遵循“一以贯之,利他和谐;得道多助,持续改善”的原则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