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路由和网卡

路由和网卡

作者: 美雨知春 | 来源:发表于2020-12-25 18:20 被阅读0次

1.找一台电脑,安装两个网卡,一个连内网,一个连外网,然后所有人都连这台机器做跳板

2.找个路由器

1和2原理是类似的,只是1是用程序实现的,2是嵌入式的系统

IP数据包格式

IP格式里面有源IP,目标IP

版本就是IPv4和IPv6,TOS是服务优先级,根据TOS的不同,会放入优先级不同的队列中

偏移量是IP分片时候用的

TTL是就是icmp里面那个TTL,用作生存周期,协议就是传输层的UDP和TCP

如果要访问的目标IP跟自己是一个网段的,就不用经过网关了

1.先通过ARP协议获取目标端的MAC地址

2.根据CIDR就可以判断出目标端IP和自己是否在一个网段内了

3.源IP直接发送数据给目标端IP即可

如果访问的不是跟自己一个网段的,就会先发给网关,然后再由网关发送出去,网关就是路由器的一个网口

网关一般跟自己是在一个网段内的,通过ARP获得网关的mac地址,就可以发送出去了

网关一般是路由器,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再转发出去

转发的规则有 

静态路由

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协议根据已经配置在路由器中的转发规则表确定的

网关转发出去根据源IP地址是否改变分成两种

1.转发网关

2.NAT网关

转发网关

整个过程如下

服务器A想访问服务器B,发现不是同一个网段的,于是通过ARP获取网关的mac地址

服务器A ->192.168.1.1这个网关的数据包

源mac:  服务器A的mac

目标mac:192.168.1.1这个网关的mac

源ip:  192.168.1.1

目标ip:192.168.4.101

192.168.1.1 网关发现mac一致,将数据包收下后,根据静态规则,就通过192.168.56.1这个网口转发,下一跳是192.168.56.2

通过ARP获取192.168.56.2的mac后,再次转发

网关A -> 网关B 的数据包

源mac:  192.168.56.1的mac

目标mac:192.168.56.2的mac

源ip:  192.168.1.101

目标ip: 192.168.4.101

数据包达到网关B之后,这时候已经没有下一跳了,根据转发规则,就是右手边这个网段

于是从192.168.4.1这个网关发出去,发给192.168.4.101

网关B -> 192.168.4.101 的数据包

源mac:  192.168.4.1的mac

目标mac:192.168.4.101的mac

源ip:  192.168.1.101

目标ip: 192.168.4.101

最后数据包达到B,mac地址,ip地址都匹配,就会处理这个数据包

整个过程中,都是源mac,目标mac再变,但是ip都没变

NAT网关

服务器A 想访问 服务器B,但他们两的ip是一样的

都是192.168.1.101,简直是自己访问自己

其实是两边都是内网网络,就导致了ip冲突了,服务器A想访问服务器B,就只能访问B的外部网关

B的外部网关192.168.56.2,之后可能需要加上端口之后的,网关B就会根据端口再做转发

服务器A -> 192.168.1.1的网关

源mac:  服务器A的mac

目标mac:192.168.1.1这个网口的mac

源ip:  192.168.1.101

目标ip: 192.168.56.2

192.168.1.1这个网口收到数据包之后,根据转发规则,要交给192.168.56.1这个网口,下一跳就是

192.168.56.2,

192.168.56.1 -> 192.168.56.2

源mac:  192.168.56.1的mac

目标mac:192.168.56.2的mac

源ip:  192.168.56.1

目标ip: 192.168.56.2

数据包达到192.168.56.2这个网口后,根据转发规则应该是交给192.168.1.1这个网口

再根据NAT映射的规则,这个数据包是要交给内网机器 192.168.1.101的

192.168.1.1 -> 服务器B

源mac:  192.168.1.1的mac(网关B)

目标mac:192.168.1.101的mac

源ip:  192.168.56.1

目标ip: 192.168.1.101

最后服务器B就是收到了这个数据包,这个过程就是NAT

NAT的全程是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一般家用路由器都是NAT转发的,NAT也有session的,会标识出源机器的session,再转发回去

NAT的两种方式,左图是旧的实现方式,需要很多IP出口,现在一般是用TCP/UDP端口来区分源端机器

1)NAT可以作为代理,比如应用层的WEB代理,也可以作为转发(过滤)数据包

2)NAT对外隐藏了内部网络拓扑

3)对TCP程序,NAT内部会维持一个连接,定期发送keepalive->内部机器,发送keepalive->外部机器

4)对于SYN连接,NAT内部也会维持一个计时器连接,当超时后就丢弃这个SYN

5)功能强的NAT会记录IP的分片,也就是做到有状态的

6)ICMP通过一个id,类似TCP和UDP端口的标识,来跟NAT通讯

7)IPv6不需要节省IP,NAT本身的复杂性很多人建议IPv6不要用NAT

8)NAT不仅修改IP和TCP层的,对于FTP,可能要修改载荷,也就是修改应用层的部分

9)较新的发展方向是ISP级别的NAT,也就是运营商级别的NAT,目的是进一步缓解IPv4压力,但可能有安全

隐患问题

NAT可以让内部机器A 访问 外部机器B,但是外部机器B 不能和 机器A直接通讯,这就牵扯到NAT打洞的问题了

最终要实现机器A和机器B的互联互通,也就是NAT穿越

NAT用来解决IPv4 -> IPv6共存和渡过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路由和网卡

    1.找一台电脑,安装两个网卡,一个连内网,一个连外网,然后所有人都连这台机器做跳板 2.找个路由器 1和2原理是类...

  • windows下两张网卡分别内外网连接的路由设置

    基本命令 查看网卡信息 查看路由信息 删除路由信息 添加路由信息 两张网卡使用 有两张网卡,需要分别连接内外网;实...

  • Linux配置路由器

    1)启动路由功能 2)查看和添加静态路由 创建永久路由,手动创建所走网卡的路由配置文件/etc/sysconfig...

  • Linux配置静态路由的几个方法

    主机只有一块网卡的时候,不会涉及到默认路由和静态路由的问题。两块网卡时,也可以一块配置有网关(默认路由走这个网卡)...

  • Linux网络管理:net-tools VS iproute2

    查看网卡及IP 激活和停止网络接口 设置IP地址 查看网关路由 设置网关(默认路由)

  • 主机双网卡(内外网)

    1.配置环境: 自带的网卡和无线网卡自带网卡为内网的:使用的路由器,网关192.168.1.1 内网的网段为198...

  • 容器网络

    网络栈”,就包括:网卡(Network Interface)、回环设备(Loopback Device)、路由表和...

  • 构建简易家用路由器

    构建简易家用路由器 构建环境: 系统:Ubuntu 14.04 网卡:两张有线网卡,TL-WN821N 路由器硬件...

  • 网卡+路由学习

    参考:网卡: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c0NzExNg==&m...

  • dpvs学习笔记: 9 arp和路由

    相对于传统网卡,net_dev 在内核层,而 dpvs 在用户层抽像了一个网卡。所以相应的,arp 和 路由也要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路由和网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si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