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匡胤和他的弟弟赵光义在一个雪天来到了宋朝的开国大臣赵普的家里,他们就是在这里想出来了,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方法。
赵普并不是一个名家出身,所以说他能认字,但是对于文化,他所了解的知之甚少,这也是在当时的宋朝之中十分罕见的一个现象,宋朝是属于重视文采的,但是他的文采并不是特别的好,所以这也就使得他成为了宋朝一个最大的特例。
当时决心大量任命文官,开创一个新的政治局面的赵匡胤就经常去劝说赵普多读书,他认为只有这样,赵普才能一心为他服务,他能有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能力为自己贡献他的一份力量。
论语是儒家中最重要的一部书,当时就已经有了一部论语就足以治天下,修身,学习,修养品质。儒家都十分的尊崇这部论语。这位赵建也就开始不断地用心去凿着论语,仔细地琢磨着论语中的各种的思想,他每天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看论语,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读自己所能理解的历史事实,以此来为自己增长见识。
宋太宗赵光义也十分的重视文彩,所以他就专门派人从古书荟萃出了一本书,这是一部丛书,这部丛书中汇集了当时最重要的历史事实和过去所说的一些经典话语,并且给他提了一个很好的名字。
有一天,赵光义派人请照进来宫中谈事,他是想问问赵光义的知识水平,同时也决定任命他为宰相。这个时候的赵普
可不是那当年的“阿蒙”,这个时候的赵普可是和之前有很大的长进,当皇帝叫他过去了之后,他十分有信心的对皇帝说“我有一部论语,这半部论语治天下,另外一半助您国家统一太平。”
这也就让赵光义感到十分的高兴。而赵普的这一个做法,甚至在启蒙书三字经中也提到过,像他这样的官人能受到儒家学派的人如此的尊崇,是十分少见的。
他的这句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被后世所尊崇,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都对这句话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同时,这也告诉我们,读书不应该只是读,应该是精读,这样才是最有效果的。
感受:“我能感受到兆欧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自己的人。我们应该像她这样,应该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只有这样才不会落伍,才不会被社会抛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