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庖丁解牛》,其反映出来一个深刻且实用的道理:在工作实践中是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能领悟到“道”。
今天在置办年货时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在超市里,工作最轻松的是销售猪肉工作人员——没人的时候可以光明正大玩手机、中午的时候可以睡午觉、工资是整个超市里最高的……当然,这个工作也是很难有人可以替代的。
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有技术的往往都是不可代替的,也正因为不可代替,所以才待遇领先。那这样的技术是如何来的呢?学来的、练来的,真的,别无他法。庖丁解牛也正是如此。事实上,任何领域的工作,都是可以通过学和练成为自己的技术。然而,技术之上还有着更深一个层次——道,说不清楚是什么,但的确是存在的,属于隐性知识。而,要想达到“道”,不仅仅是学和练能达到的,更是需要自我的热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如果拥有了对教育的热爱,对教育教学专业技术的特别精通,就有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人物,就有可能领悟教育领域里的本质东西,而且还能够迁移运用到其他领域。
教育写作也是如此,只有对教育的足够热爱、痴迷,然后“四个不停”地前行,就一定会遇到教育之道。换句话说,教育写作是通往教育之道、教育幸福之路,但这条路并不是好走的坦途大道,恰恰相反,是一条充满荆棘的坎特之路,是需要付出时间和心血之路,是一个会感到累、会想放弃之路,但请您相信,这路的风景很美,请您坚持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