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1269/3a1e82ecf5ceb3e6.jpg)
在我的上一年当中,睡眠质量改善了不少,如何能有好的睡眠质量呢,睡前干什么比较好呢?一个好的睡眠具备两个因素,分别是足够的睡眠时长和好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长作为次要因素,因人而异,而睡眠质量则充当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以下分享较适合作为睡前准备的行为是围绕着睡眠质量而言的,亦权当经验之谈。
刷牙和使用牙线
22点30分左右——这是自个儿规定的睡前准备的一个大概的开始时间,开始刷牙和使用牙线。我想,对于牙齿健康的重要性应该不用多说了,详情请参考比你父母的长辈。
阅读
阅读是一个跟自己独出的极好机会,静下心来,除了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的阅读来寻找下日常生活的答案,也可以当作等待睡意降临的一段过渡时间。
以下是作为选择阅读题材的标准:
题材与日常问题相关;(因为觉得有用,可以解决问题,自身会更加积极去阅读——这让我想到培养习惯的一个因素,那就是反馈。正面的反馈越明显,人越是感觉良好,从而变得积极。另,这个标准还可以斟酌,因为其他题材读物也有“无用之大用”的,只是自己暂时没有进一步了解而已)
内容不会造成较大情绪的波动;(相反地,类似那些情节高潮迭起的小说类书籍,容易造成大脑兴奋,更不容易入睡,适得其反)
听音乐
就算躺在床上你也觉得不太想睡?
有了音乐的世界实在太美好了,它就像是个懂你的伴侣,在你失落的时候鼓励你,在你愉悦的时候为你助兴。一旦在自己在睡前的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打开有定时关闭功能的媒体软件,就在枕边放些柔和的音乐,总能顺利地进入睡眠状态。你体验过后,就会感觉这似乎能把你带进一种英语称之为“Flow”的状态(中文翻译为“心流”),也被名为“被动的全神贯注”(这种状态就像你在做某些比较感兴趣的东西,例如听音乐、看小说、打游戏、看电影和看球赛,你注意力会被这些东西会吸引着,从而进入这样的持续专注的状态。这区别于“主动的全神贯注”的定义,参考“得到”APP付费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我们重新认识了“元认知”和我们重新认识了“刻意练习”)。就这样,你一边听着柔和的音乐,一边放松整个身体的肌肉,不知不觉,你已经睡着了。
(我的催眠歌单
http://music.163.com/#/m/playlist?id=317160145&userid=39481004)
结语
维基百科:
睡眠是一种在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等生物中普遍存在的自然休息状态,甚至在无脊椎动物如果蝇中也有这种现象。睡眠的特征包括:减少主动的身体运动,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增强同化作用(生产细胞结构),以及降低异化作用水平(分解细胞结构)。在人类、哺乳动物及其他很多已经被研究的动物,如鱼、鸟、老鼠、苍蝇中,规律的睡眠是生存的前提。和昏迷不同,睡眠比较容易被打断,回到清醒状态。从睡眠中醒过来是一种保护机制,也是健康和生存的必须。 对于人,睡眠占了人生的三分之一,可以说睡眠的好坏是生活质量一半的基础。
刷牙和使用牙线——阅读——听音乐,你会发现这一系列连贯的行为特点也是个“减少主动的身体运动,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的一个过程,跟睡眠的特征非常的吻合,我想以上的行为便是起到过渡的作用。当然,你可以根据情况来判断完成哪些行为。
参考资料:
1.^ 得到”APP付费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 我们重新认识了“元认知能力”
- 我们重新认识了“刻意练习”
2.^ 维基百科 - 睡眠
自身思考:
问题:阅读一些不会引起较大情绪波动的文章一段时间发现,如果随便阅读些东西,反而对其兴趣不大,自己也不太主动,不太愿意。是否选择与自己日常相关的读物会好一点呢?应该选择什么题材的呢?
答:如果随便选择读物的题材,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这些读物似乎脱离了生活。即使做了笔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得上。所以对于读物的题材,我还是任由自己去选择。这样就更加随心,更愿意去完成睡前的这些行为。目前我最感兴趣的当然是健身和元认知方面的了,可以选择“卓叔增重”的那两本入门健身书籍和“得到”APP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相关文章
(最近腰有不适,不知道是否合适健身)
问题:有发现你有时候会因为太热或太冷而半夜醒来吗?
答:根据温度,湿度等因素,确定睡眠用品的清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