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嘴边挂着回归这两个字的具体日期,只是大概能记得是高中以后,大学伊始。而回归所代表的含义也大抵和故乡相关。就像纳兰性德的词:山一程水一程,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乡,曾经一度,是我全部的想念。

我时常想起老家村头的大杨树,而我想我心里的回归可能就是在那棵早已经被砍过的树桩上坐一下。
这可能是所有离家远去的人的共性思维吧,毕竟人作为一种有感情的群居个体,思念往往起源于相处。刚大学的时候,我清楚的记得,我坐了30多小时的绿皮火车,从白天到黑夜,我听着汽笛声和报站声。那些声音总是在我要静下来时突兀响起,似乎有个人龇牙咧嘴地提醒我,你看看,你都走多远了。然后在深夜的时候,我和几个同乡同学到了山西太原。刚刚还在车上惊讶于山头隧道如长龙,而此刻就在2000多公里外的地方连夜找车了,离开就是从此刻开始的。
都说男孩不顾家,爱跑,多少有些道理,不过多多少少还是会想家的。我那时候也是盼着寒暑假的,来一次跨越祖国大地七八个省的回归之路。
这种回归之路也是整整持续到现在,哪怕工作之后,没有寒暑假,一年回去一次,也是大包小裹兴高采烈的。
不过,近几年视频连线功能兴起,似乎距离已经不是遥远回归的障碍了,回归的意识似乎也淡了些,而我对回归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曾多次对我的这种回归感觉剖析,发现其实我是渴望内心的安宁。那么多记忆,那么多画面,都是源于我在这样的环境和记忆里,自己的内心会更加安宁,而似乎这样说的话,我所谓的回归更像是我向往内心的安宁,而故乡只是个载体。
那么我想,当我成家立业,定足于他乡,他乡和故乡又有多大区别呢,也许有的人会说还是有的,不可否认。不过当一切归于本真,我们自己应该更加清晰,很多东西是一去不复回的。当故乡翻天覆地那一天,真正让你回归的只有在你记忆里的故乡。
彼岸就是此岸,我从昨天提起要回忆和记录故乡和自己的时候,我似乎就是做一种回归,而这一切,必然也会让我略有沉浸,温馨而安宁,想来想去,真的,这不就是我一直想要的吗?
所以坚持吧,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