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定风波有感

作者: 江东20 | 来源:发表于2023-05-11 18:51 被阅读0次
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082年,亦即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苏轼与好友春日出游。途中遇风雨,好友皆感狼狈,唯苏轼欣然接受,独得乐趣,写下这首《定风波》。经过无故加之的风雨巨变,苏轼不仅没有被击垮,反而更加坚韧,他的豁达愈发体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我们的一生中,时常是要经历风雨的,或是失败,或是误解。也时常要经历喧嚣的,很多时候除了大是大非,大部分事情并无对错之分,只是每个人的立场和认知不同便生出无谓的摩擦。这时候风吹雨打,树叶沙沙作响,苏轼说,莫听穿林打叶声,风雨再大,不要去听它击打树叶的声音,不要受环境喧嚣的影响。尼采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将变成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于凝视。过多关注消极的东西,最终自己也会被消极构成,不如去发现积极的一面。改一个字怎么样,细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妨放慢脚步欣赏路上的风景,听听风吹过呼呼声和雨打树叶的沙沙声,看看树木摇曳的姿态,或许还有昆虫和小动物在逃窜。

竹杖芒鞋轻胜马,宋代官员出行是骑高头大马的,现在被贬,只有竹杖和草鞋,走的也很是轻快,甚至比骑马还好。在逆境中的苦中作乐,怡然自得,可以让人如鹰一样腾飞在高空,而不是像鲁米说的虫蚁一样匍匐而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似乎再没有什么事可以使苏轼的内心波澜起伏,千磨万击还坚韧,任而东西南北风,这一年苏轼45岁。在他的世界里,被贬的逆境只是人生成就的养料,他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或许风雨过后便是彩虹,是山头斜照却相迎,或许……什么也没有,那又怎么样呢。许多年以后,当我们再回首现在的境遇,是否会觉得无足轻重,既无风雨穿林打叶,也无山头斜照来相迎。这让我想起学生时代在一个电台节目里听到的一句话,你现在看来多么重大的事,等以后回想起来大都会觉得不以为然,一笑置之。还记得一位叔叔曾经对我说过,人的一生会发生很多事情,这些事情就像鸟儿一样飞过,不要让它在你头上垒窝,不要让事情抓住,鸟儿飞过就飞过了,不要让它留下痕迹。正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什么也没有。

每次的阅读,都是一场浪漫的相遇,都是一轮奇妙的对话,都是一次独特的学习。或是我国古代先贤,或是外国近代哲人,亦或是自己身边的人。可以超越国界,跨越时空,无论年龄,真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就是阅读的魅力。

相关文章

  • 2018-06-23

    几多风雨几多愁,何不一蓑烟雨任平生 ——读苏轼《定风波》有感 好久没...

  • 读苏轼《定风波》有感

    凡是知道一点苏轼的人,无不为其人生的艰辛而感慨,几十年里几起几落,屡遭迫害,乌台诗案入狱,更有一贬再贬,他为自己写...

  • 朵朵日记394•小诗

    读《定风波》有感 现•李朵朵 一轮冷月挂树梢 几缕乡愁绕心头 啼泣声中箫色悲 却看苏轼定风波 此心安处是...

  • 读苏轼的《定风波》有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 归去,无雨也无晴

    春日骤冷,身处高楼,大风呼啸,读苏轼《定风波》,心情大畅,击节而歌。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

  • 读苏轼《定风波》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 读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

  • 读苏轼《定风波》

    今天遇工作琐事烦心,不愿宣之于外。读苏轼《定风波》以静心,未读出往日之超脱,却品出其无奈。 都身处红尘,谁愿风雨随...

  • 读苏轼《定风波》

    似乎非得知道具体年岁,才能借以加深印象,更好记忆。这段时间,看唐宋诗词时,习惯性认真计算作者年龄。知道确切的数字后...

  • 读《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苏轼定风波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ws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