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近来读东坡诗词,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手捧书卷,掩卷又启,欲闭又开。而重读这首《定风波》词后,万千思绪涌上心头,似喜皆有喜,似悲也有悲。这首词前有一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这也许也用不着我解释,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甚至比笔者还要清楚明白。但是,其中有一句“余独不觉”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词人为什么独不觉?人之常情,大雨倾盆,遇雨之人确实“狼狈”,要么在雨中狂奔,要么胡乱找个避雨之处。可是词人不仅不觉,还“吟啸且徐行”于雨中。在常人看来,确实难解,甚至有人心底早生“神经病”之语。
回到词人作词的背景,我们知道,这首词是作者作于元丰五年,即被贬于黄州期间。又再追溯词人遭黜的原因,那就是人人皆知的“乌台诗案”。词人的人生转折便从此开始。在此,笔者暂不去讨论乌台诗案,毕竟这场文字狱的残酷性已然深入人心,是每一个读苏东坡之人必然了解的史实,是东坡人生的最痛处,也是每一个读者的心痛处。尤是因一个小误会引东坡写给弟弟苏辙的那首诀别诗: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亡自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此诗情动当时,感动古今。不言苏轼兄弟手足情深,更可见当时案情微妙,残酷非常。“是处青山可埋骨”,与古人落叶归根的意愿南辕北辙,读之倍感无奈凄凉。于是后人或借此句,写了一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稍慰世人之痛。我们知道了词人是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通过了解历史,与其说被贬,还不如说被流放更能体现当时词人的境况。当时词人的境况不仅布衣蔬食,还身染疾病,幸得友人帮助获得一片土地,便带领家人开荒拓地,稍解家庭窘迫。而正是在这样的人生背景后,在这样的生活境况下,词人游沙湖遇雨,却仍能“吟啸且徐行”,确实让人费解,更令人敬仰。而纵观前人,不是伤春便是悲秋,少有几个乐观者。悲者,当属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因外出游玩走到没路时而仰天大哭,于是王勃的
《滕王阁序》里便写出“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在穷途末路时就大哭,在笔者看来,也确实太过,在后人看来,也有“身后有余望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与“当前方无路可走,你完全可以看看左右”。与之相反,人人都道秋天是“秋风秋雨愁煞人”,而刘禹锡却说“我言秋日胜春朝”,乐观豁达,于是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前者举目皆是,后者却寥寥无几。乃至词人的学生秦少游,更是“古之伤心人”。“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对秦观而言,真是“人自生来不如意,十有八九皆是愁”。但是,东坡却不一样,他不仅能在醉后醒来晚归敲家门无人应而独自“倚杖听江声”,还能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究其原因,有人说是东坡身受儒、释、道的影响,颇的其精髓。但笔者学识浅陋,不敢也不能说明原委。但笔者窃以为,或许与东坡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下面就有两个故事:一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即苏轼兄弟的父亲苏洵,父亲虽发奋晚,但是很用功,以致在朝野都相当有名气。这一点无疑对东坡影响是很大的,好多书,勤读书,书读多了,心胸势必开阔,眼界必然高远,人生之得失或许就难以在意。二是司马光所纂的《苏主簿夫人墓志铭》中赞美“喜读书,皆识其大义”的程氏,就是苏轼的母亲,在苏轼兄弟小的时候,程氏就拿后汉书中的《范滂传》教育他们,《范滂传》中记载:范滂是东汉著名的直臣孝子,为政清廉,重义守节,为世人称道。灵帝建宁二年,党锢之祸,汝南督邮吴导奉召逮捕范滂,竟然在驿舍大哭,不愿前去缉拿,汝南县令郭辑想要和范滂一起逃亡,范滂生怕连累二人,主动投案。面对迫害和危难,范滂愿以身殉志,在与母亲诀别时,深感对不起母亲,不能为其尽孝。范母却说:你能和李膺、杜密两位一样留下好名声,我已经够满意了。你不用难过。听母亲讲述完故事,苏轼就问母亲:我如果想要成为范滂,母亲你能答应吗?母亲程氏回答:你如果成为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之母呢?从人类学的观点看,通常母亲与儿子的关系是最好的,很幸运的是,苏轼有一个有知识且深明大义的母亲,在其小的时候就将古代仁人志士的事迹勉励他砥砺名节。因此,在其人生失意时,还未成仁,又岂敢言生死?前人范希文尚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东坡怎能无“也无风雨也无晴”?
于是,我们看到了“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的苏东坡,受家庭影响与文化的熏陶,造就了豁达乐观的苏东坡,而最难得的是,他将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持续了终生。再往后看,我们知道东坡最远被贬海南儋州,受这种仅次于死刑的流放,东坡依然不减生活热情,在儋州,为民捐钱修路,办校舍等。甚至还把儋州当作自己的故乡“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仍能写出“空余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达观态度,令我敬仰,或许也让万人钦佩!
读完这首词,我不禁又想起一些什么来,诸如当今浮躁的社会,同行在时间的道路上,有人就显得狼狈不堪,因为一事未成而急躁非常。为名利而深陷囹圄,锒铛入狱,生怕钱财积不多,担心名声无人晓。于是,弄虚作假,变本加厉,自作聪明,最后“反误了卿卿性命”,最后回过头来细看,还不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过得快活,还不如“卢家莫愁”活得幸福快乐。当然,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总是要为其付出什么样代价,只是,我想,无论在哪里,要做到宠辱不惊却是很难。宠与辱,几乎是所有人走不出的怪圈,宠时总洋洋得意,忘乎所以,自以为“千世万世之功业也”,永远不会倾颓。却不知物极必反,最后如蝜蝂一样跌得粉碎,作他人笑料。辱时总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甘愿消沉,而不想有朝一日会否极泰来,终会“媳妇熬成婆”。东坡人生低谷时尚有“山头斜照却相迎”,难道我们就没有风雨过后见彩虹?
当然,人心的急躁尤其可怕。就像我,听到身边人这个找到了好工作,那个谋到了好单位。或是这个拿到了高工资,那个写了篇好文章。于是内心急躁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思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却恨不得一口吃成了胖子。总是十分在乎别人的成功与失败,于是随着大流,不学无术,弄得自己狼狈不堪,常常弄得得尴尬难容。读完东坡的《定东波》,遇风逢雨,东坡却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以“独不觉”的姿态走在风雨中,然后一蓑烟雨任平生,以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心灵找到了宁静的栖息地,风也罢,雨也罢,到最后偶然回首萧瑟处,再向前行,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因为心中如水平淡,自然无“风雨”也无“晴”。
最后,在“也无风雨也无晴”中,我且妄自以为读懂了东坡的“余独不觉”。“不觉”不是一种痴傻,而是大智如愚;“不觉”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悠然自得。“不觉”不是风雨不惧,而是心外无物。而我们的世人,在晴与雨,得与失,成与败,宠与辱之中,是不是太过警“觉”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