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撇脂定价法?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牛奶煮过之后,表面会有一层奶油。“撇脂”,顾名思义就是撇取这层奶油,捞取精华。
撇脂定价法:
- 用类似的技巧,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早期,制定一个高价,榨取利润,就像从牛奶中撇取这层鲜美的奶油一样。
我们先看一个非常熟悉的例子:苹果公司。
2017年苹果公司开新品的发布会。最新的苹果手机不但有iPhone 8,iPhone 8 PLUS,还出了一个iPhone X,据说这个iPhone X的价格最便宜的也要8000多元人民币,相当于其他手机的3-4倍。这个价格,买一台不错的电脑都绰绰有余了,会不会让很多消费者觉得肉疼,不买了呢?
苹果告诉我们,会,但是无所谓。高价虽然可能会损失一部分价格敏感的用户,但是会让“果粉”更加坚定地支持苹果,把苹果当成高端、时尚、拿着“倍儿有面儿”的身份标签。
2017年,苹果公司以456.87亿美元的利润高居美国《财富》500强榜首,成为美国最赚钱的公司。
看到了吗,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咱俩哪有真情在,多挣5块是5块。”
苹果还有一个套路屡试不爽,就是在推出新款的同时,老款立马降价。
这个玩法可以说是非常聪明:一方面放宽了消费人群,让那些不那么追求新功能、新配色的人,也有机会手拿一台iPhone;另一方面,让忠实的“果粉”赶紧换新的,不换新的,哪来的更多的“奶油”呢?
听到这里,你该知道这家公司是怎么成为赚钱机器的了吧。
通过撇脂定价法产生高额利润,在新产品上市的初期就迅速收回投资,这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许多企业受到现金流的限制,不敢快速扩充产能,不敢加大营销力度,可能会因此错失很多机会。
采用撇脂定价法,有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 1、要有用户做“冤大头”。
市场上要有数量足够多,对价格不敏感,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又有一定购买能力的消费者,愿意为产品付出议价。
中国富婆,横扫各国的奢侈品,她们买的是我愿意,只要喜欢,价格不算什么。
爱马仕的包包20-30万一个,买家已经排到3年后了,大部分都是中国富婆。
- 2、要有技术做“护城河”。
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有技术壁垒的新兴行业,比如上世纪彩电,电脑,手机刚出来的时候。除了几家大型的跨国公司,很少有国内的厂商可以生产出类似的产品。
那么人家有技术优势,多赚你点钱,作为消费者,咱们也没啥好抱怨的。
医药行业,很多进口药受到专利保护,价格比国产药贵了几十倍,但是病人还是乖乖的掏钱,谁让国产药做不出进口药的疗效。当然,专利保护期一过,有了竞争,进口药也会走起平民路线。
- 3、要有品牌做“试金石”。
日本的无印良品,定义了性能简约风格,在大众消费者当中建立了强有力的品牌形象,还赚了不少钱。
但是近几年,质感,个性的生活方式之类的品牌陆续涌现。
让无印良品慢慢的褪去了光环,人们开始不愿意为你这个高价买单了。
无印良品分五次,对不同品类的商品实施了降价,价格越来越接近日本本土的亲民定位。
撇脂定价法即使一段时间的取得了成功,也可能由于竞争加剧变得不再这么好用,一旦你的竞争对手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采取渗透定价法,那么你就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想一想,你还能想到有哪些品牌,是采用撇脂定价法的?
原文摘自音频app有书共读-《老路:用得上的商学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