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听雨友的《许昌春秋楼》之后,一直激动不已,蠢蠢欲动,也想写篇游记,使自己的心愿得以释然。
2006年我家先生参加中国第一条通车的高铁武广线的建设,7月我和朋友都带着孩子到岳阳探亲,一天,我们驱车前往岳阳楼游玩。
踏进大门,庭院宽阔,树木葱郁,有种静谧、凝重和历史的沧桑感,我们迫不及待地直奔目的地岳阳楼。
岳阳楼临依八百里洞庭,古朴独特,是独一无二的三层盔顶纯木结构。它几经修建,历尽沧桑。北有三醉亭(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得名),南有仙梅亭,三国时东吴鲁肃在此操练水军。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二层清代书法家张照书写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笔体流利,圆润,我百看不厌,流连驻足。而范希文的文章,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之心,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心境,这也使得岳阳楼闻名天下。
从岳阳楼出来,我们走着走着,发现竟来到小乔墓,真是意外之喜。园内极具江南园林特色,围墙内壁刻着我最喜爱的大诗人苏轼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字样,禁不住让人浮想联翩。
此时,天空乌云密布,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我们急忙跑到仙梅亭下躲雨。大雨很快倾泻而下,在我们避雨时,来了几个老外,我催促两孩子去问候他们,可我儿子那个忸怩,还是凯仪上前hello了一声,紧接着我儿子才说了句good morning,就这样,两人还都露出了得意的表情。
不 一会,骤雨初歇,我们来到了岳阳门。从此门而下,是宽约2米,长约三十多米的长满青苔的下坡石梯,直通到洞庭湖边,当年东吴水军就从这里登船操练,也凭着水军的优势而独霸一方。岳阳门的两边是宽阔的有石栏的小广场,我们依栏而立,凭栏远眺洞庭湖,烟波浩淼,浮云流动,此时心情平静如水,脑海里柳永的“暮霭沉沉楚天阔”想必就应了此景吧。感谢上苍眷顾我们,如此如画美景,真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一上午的时间即逝而过,我们仍依依不舍。回来的路上,两个孩子还乐此不彼,尤为激动。旅游不仅要看好的风景,更要有景中心仪的同伴。
之后几年我游历了江南三大名楼,即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三个楼都是依水而立,后面两楼虽壮观高大,但对喜爱历史厚重的我而言,还是偏爱岳阳楼。


网友评论